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华文教育  >> 查看详情

埃及大学里的中文课堂:全用中文教材学生女多男少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18-03-07 14:48:00 
分享:
        “鲁迅提倡‘硬译’之法,傅雷‘误译’不少,梁启超则主张‘豪杰译’”……前两天,中国知名翻译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朱振武在埃及中文教育“重镇”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上了一堂翻译讲座,全程用幽默的中文与师生分享心得。《环球时报》记者在现场发现,虽然讲座颇为专业,但讲堂内座无虚席,而且埃及学生总能领会到课堂内容中的“笑点”。

  曾主持译介《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数字城堡》等美国作家丹·布朗系列文化悬疑小说的朱振武深感译者需要对自身文化有一定的自觉和自信。他的讲座从辨析一些不恰当的英语中文译名开始。“‘美利坚’的字面含义是有坚船利炮,本身就是一种美化”“‘大不列颠’意为大得无法被颠覆,显然带感情色彩”……举这些例子时,在场师生听得很入神,不时笑出声来。

  互动环节,数名师生根据他们翻译中文著作的经历,向朱振武提问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忠实中文原文。中国先锋派文学代表、女作家残雪的作品被多次提及,多数中国人恐怕都对这位作家及其作品不甚了解。

 

 

  在《环球时报》记者看来,这些埃及学生的中文水平很高。“这离不开原汁原味的课堂体验。”曾在埃及驻华大使馆挂职旅游参赞的知名“中国通”纳赛尔教授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除阿中字典及两本翻译课使用的阿中对照教材,该校中文系全部选用来自中国的语言教材,以在最大程度上为学生模拟中式教学场景。

  纳赛尔说,为让学生全面了解当代中国,中文系专门开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导读课程,重点讲解习主席讲的故事和引用的俗语、经典,“习主席用典深入浅出,外加普通话字正腔圆,他的讲话视频也是不可多得的多媒体教材”。

  艾因·夏姆斯大学大三学生刘天乐(Saeid Medhat)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大一时,全中文教材让包括他在内的很多同学难以适应,“不过正如唐诗所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努力走上一层,就会感觉开辟了新天地”。

  该校在埃及最早开始中文教学,规模也属最大,不过也存在一些问题。《环球时报》记者发现,座无虚席的大讲堂内,八成以上是女生。刘天乐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女生占比的确在80%以上。但问题是,80%以上的女生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总占比20%不到的男生中却有八成能找到工作。

  另外,中文系的研究生人数远远低于本科生,汉语教学“技校化”色彩较强。纳赛尔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该校去年本科招生将近500人,研究生却只有10个左右,大多数学生的职业理想是成为中文导游或针对华人游客的商店导购。这种现象表明,大部分学生的语言学习功利性较强,愿意真正深入到文化层次的人并不多。(环球时报)

相关案例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