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华商商学院举办“疫情下的经济发展趋势”在线讲座

时间:2020-06-13 20:49:15来源: 意大利侨网





       611日,欧洲华商联合会在线上举办“疫情常态化的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讲座,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欧洲华商商学院黄卫平院长受邀为欧洲华商联合会的100多位会长团成员深度解读疫情常态化的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讲座由欧洲华商联合会会长戴小璋主持。
讲座开始后,戴小璋首先介绍了黄卫平教授,并代表欧洲华商联合会致欢迎辞,对这次疫情身在海外心系祖国的华商通过各种方式驰援祖国的行为表示敬意。

       黄卫平教授以中国新冠疫情发生初期为切入点,讲述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中国举全国之力,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防疫窗口期。中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此次疫情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堪比战争,对供应链、行业、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需求和生产骤降,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持续下滑,短期内会带来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国内就业压力显著增大。对于餐饮、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影响最大,微观个体,包括民企、小微企业、农民工等受损程度比较大。

       黄卫平教授表示,2020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下降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下降3.2%,第二产业下降9.6%,第三产业下降5.2%。基于这样的背景,企业在后疫情时代的复工复产,将会面临内部市场重组,外部环境恶化等严峻挑战。随着欧美经济与全球经济在今年二季度显著下行,中国出口行业面临严重的外需萎缩,在开工复工后出现外贸撤单的窘境,全球衰退已成定局 ,衰退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通过从48日政治局常委会、417日政治局会议、514日政治局常委会和528日李克强总理记者招待会对经济形势作出的判断,黄卫平教授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背景形势,结合国际国内环境和疫情影响,深入浅出为大家详细讲解会议热点,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成为当前首要目标。

       黄卫平教授谈到,现在流行的“地摊经济”亦是为了保就业保民生。就业的改善,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要完成十三五规划,应大力发展以“新基建”为基础的智慧经济,即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新基建”不仅在经济社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未来还将成为促进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基建”有助于扩大需求、稳增长、稳就业。长期看,将为产业发展注入数字动力,不断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黄卫平教授指出,当下,全球经济发展仍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由此引发的前所未有的冲击给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更要突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在助力经济复苏上继续发力,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主旨讲演结束后,黄卫平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在线互动。同学们争先提问,由抗疫现状至国际外交,黄卫平教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做了详细解答。(刘耀)

附件:
后疫情下的中国经济发展
 
  • COVID-19疫情状况
    (一)当前疫情状况
      Worldometers世界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6121216分,全球有8个国家累计确诊数超过20万,16国超10万。美国527日起病亡超过10万人。阿里巴巴国际站3月丧葬用品订单数比2月增加487%320日至420日,裹尸袋询盘量环比增长22100%,丧葬用品流量前三名为美国、墨西哥和意大利。纽约派出特种兵协助收尸。
    中国311日后虽有反弹,但国内新增病例基本降为各位数,318日境内新增病例首次为零。但输入性病例开始增加,412日突破百例。截至61124,累积确诊83064人(含境外输入1803人),治愈78365人,病故为4634人,在院治疗65人,无症状医院观察104人。
    (二)中国控制疫情后全力以赴支援世界
    全国共调集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900多名公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10天建成有1000张病床的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有1600张病床的雷神山医院,10余天建成共有1.4万余张床位的16座方舱医院。在最短时间集中最大力量阻断疫情传播,见证了中国领导能力、动员能力、治理能力、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疫情前,产能2千万/日,占世界50%2月初,医用非N95口罩、医用N95口罩日产量分别为586万只、13万只,到4月底分别超过2亿只、500万只。
    国家主席习******与50国家领导人通话商讨抗击疫情;326日在G20峰会表达了中国全球合作抗疫的决心;518日在第73届世卫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时习宣布:①两年内将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斗争及经济社会恢复发展。②将同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绿色清关确保抗疫物资供应链 。③新冠疫苗研发完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习******提出六点建议:①全力搞好疫情防控;②发挥世卫组织领导作用;③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CDC非洲总部);④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⑤恢复经济社会发展;⑥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专家组派出和防疫物资提供。中国积极与世界各国分享抗疫经验,从2月底向伊朗派出医疗专家组起,截至531日,中国共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已经或正在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指导长期派驻在56个国家的援外医疗队协助驻在国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举办线上线下培训400余场; 通过各种渠道,向1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捐赠抗疫物资。 170多国家举办视频交流。从31日至今, 向留学生发放100万份“健康包”。31-55日向美出口口罩66120)亿只,3.44亿外科手套,4409万防护服,675万护目镜,7500台呼吸机。
    中国对世界疫情防控的物资提供。据海关统计,31日至531日,中国向20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防疫物资,其中,口罩706亿只,防护服3.4亿套,护目镜1.15亿个,呼吸机9.67万台,检测试剂盒2.25亿人份,红外线测温仪4029万台。 我国防疫物资主要出口目的地为美、德、日、法、意。意味着中国平均每天出口口罩7.7亿只, 这段时间中国以外人均提供10只以上,加上国内需求是巨大的产能。日均出口额从4月上旬的约10亿元,增至月末日均40亿元以上。
    二、疫情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
    2020年将有170GDP将负增长;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新出现的30多种新型传染病(如艾滋病等),每年造成了全球国民生产总值超过2%以上的损失,此次病亡人数超韩战、越战、911事件死亡人数。中国贸促会:至422日,193个国家地区采取相关措施 48国宣布货物贸易限制措施,12国宣布限制粮食出口。
    国际劳工组织:一季度全球工作时间预计较2019年第四季度下降4.8%,相当于流失1.35亿个全职工作岗位。二季度全球工作时间将较2019年第四季度减少约10.7%,相当于流失3.05亿份全职工作岗位。一季度主要经济体增长情况。中国-6.8%,失业率5.9%;俄罗斯 1.6%;美国 0.5%,失业率17.2%;日本* -3.4%;欧盟 - 2.7%。,失业率6.6%;欧元区 -3.2%,失业率7.4%
    (一)美国失业状况
          416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45日至411日当周初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为524.5万, 前值660.6万。这是初请失业金人数连续第四周破百万,四周 累计超2200万,约占美国劳动力总数八分之一,抹去了金融危机以来所有的新增就业。423日,疫情第五周又新增440万初次申领失业救济,已达2640万人。约有1/6的美国工人失去工作。第六、七、八、九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达到384318298210万人,这使得过去8周,318日以来美国的失业人数高达3860万人之多。 失业率14.7%,丧失非农工作岗位2050个,失业人数创历史新高。
    (二)疫情对于中国经济冲击
    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金融等领域风险有所积聚,基层财政收支矛盾加剧.政府工作存在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较突出,少数干部不作为、不会为.一些领域******问题多发.在疫情防控中,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不少薄弱环节。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防控疫情需隔离,人避免大规模流动和聚集,需求和生产骤降,投资、消费、出口受明显冲击;短期失业上升、收入下降和物价上涨; 工人返城、工厂复工延迟,企业停工减产,制造业、房地产、基建投资短期停滞;物流运输受到很大影响;农村养殖业饲料运输、农产品运出困难; 目前,疫情全球扩散,中国复工迅速,但国外进口方仍在困境,进出口和供应链受很大影响。下半年世界经济低迷?资金流向?中国经济恢复条件?总体看第二产业受冲击最大(停工停产);第三产业其次之(金融等占比大),第一产业较轻(季节,影响养殖和温室),乐观者全年影响经济增长1-1.5个百分点。
    经济压力损失达5万亿。需求方停摆:2020年春节过后,到三月中旬,疫情造成的各地隔离措施加强,对于中国经济的需求压力很大,商品和服务消费大幅下降(估计损失1.3-1.5万亿);航空业、铁路、公路、餐饮业、旅游业、电影、酒店业以及洗浴娱乐业等,另一些行业迎来机会,例如在线教育、远程办公、视频会议等。供给端承压:春节后工人由于疫情返岗延缓,物流受阻,复工不达产,造成上下游供应链的双向压力,双向保供应链成为重点任务(复工不达产);外部环境恶化:疫情在世界扩散,造成世界经济衰退压力,全球需求下降,外贸撤单,供应链将受到巨大冲击(断裂),疫情后逆全球化加强,对于中国经济恢复极为不利(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2.3%,贸易0.9%);
          2020年中国第一季度经济数据。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0%。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同比下降16.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9.7%,制造业投资下降25.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7%,进出口总额下降8.4%,其中出口下降13.3%,进口下降2.9%。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9%。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6%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全社会用电量同比降6.5%,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下降6.8%,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10.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7109元,下降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0%
        1-5月外经贸情况1-5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1.54万亿元,同比下降4.9%。其中,出口6.2万亿元,下降4.7%;进口5.34万亿元,下降5.2%;贸易顺差8598.1亿元,减少1.2%。前5个月,美国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总值为1.29万亿元,同比下降9.8%,占我外贸总值的11.1%
    三、中国经济发展目标及经济工作部署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一个底线思维,做好两种准备)
    要加强对困难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扶持,积极扩大居民消费,加快推动投资项目建设。(加强三项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紧迫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优化完善疫情防控举措,千方百计创造有利于复工复产条件,不失时机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畅通三个循环)
    (一)2020年的重要目标任务
    重要目标任务是抓好两个六(六稳六保),做到一个必须(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一个规划(十三五),奠定一个基础(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坚持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涵盖经济生活的主要方面。“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稳就业是关键(报告中共提及39次就业),保经济主体是核心。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重大金融风险有效防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努力完成 “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2020年国民经济18项数字目标1、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2、城鎮調查失業率6%左右。3、城鎮登記失業率5.5%左右。4、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5、今年赤字率按3.6%以上安排,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两项均转地方。6、各級政府必須真正過緊日子,中央本級支出安排負增長,其中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7、繼續執行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制度,新增減稅降費約5000億元。8、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要堅決把減稅降費政策落到企業。9、降低工商業電價5%政策延長到今年年底。10、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降低15%11、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要高於40%12、資助以訓穩崗,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13、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要使更多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14、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提高專項債券用作項目資本金的比例,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000億元。15、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支持加裝電梯,發展多樣社區服務。16、增加國家鐵路建設資本金1000億元。17、新建高標准農田8000萬畝。18、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准增加30元,開展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
    (二)417日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工作十二部署
        1、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推进减税降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
        2、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降低融资成本和房屋租金、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
        3、促消费:扩大居民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
        4、扩投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强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5、帮扶企业:要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要着力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加快落实各项政策,推进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和房屋租金,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
        6、稳供应链:要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促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达产。
        7、保障民生:要切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复工复产中优先使用贫困地区劳动力,确保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要完善社会保障,做好低保工作,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确保群众基本生活。要抓好农业生产和重要副食品保供稳价,夯实农业基础。
        8、抓好就业:要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
        9、防治污染: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0、调控楼市: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1、推动改革:要不失时机推动改革,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12、扩大开放:要坚定扩大对外开放,保障国际物流畅通,严把防疫物资出口质量关,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三)514日政治局常委会:产业链部署
    会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
    会议强调,要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加强要素保障,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达产。要加快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和生活服务业恢复到正常水平,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要加强国际协调合作,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四、政策保证
    一是以转移支付为主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尤其是中央新增的两万亿财政资金,以及地方专项;二是货币政策要充分与财政政策、就业政策相互配合,保障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提高货币政策向基层传导的效率;三是要通过宏观政策与转移支付保护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这是中国解决居民就业的最重要渠道。只要市场主体能够稳定,那么就业就能稳定,只要就业能够稳定,那么民生就能兜底;四是积极有为的就业促进政策,包括如何解决重点人群(尤其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如何为失业人员提供救济以及再就业再培训服务等。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
    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
    “今年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前期出台6月前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财政有余力:一季度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为40.5%(中央政府17.2%),居民部门杠杆率为57.7%,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61.1%。政府狭义财政、广义财政、准财政可以相互补充,广义以及准财政工具将发挥积极作用。预计准财政工具PSL(抵押补充贷款)今年可能净增6000亿元。
    我国发行特别国债,特别国债并非用于弥补财政赤字,而是专款专用,扶持特定重大项目, 解决重大金融或改革问题,一般是以提高收益为主要目标。 抗疫特别国债可能会定向+公开发行:由于法律限制,人民银行不太可能直接从一级市场购买特别国债,而是对指定的商业银行进行定向发行,商业银行再部分公开发行,而人民央行则会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注入流动性,为商业银行购债提供资金。根据《关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抗疫特别国债发行规模10000亿元,发行期限10年期为主,与中央国债统筹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利息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本金中央财政偿还3000亿元,地方财政偿还7000亿元。抗疫特别国债用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增加移动实验室,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强化基层卫生防疫”。
    财政增量的投向。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靠传统基建和新基建,“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全年基建投资增速估计要达到7-8%左右的增长,才能让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在3-4%左右的增速。
    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货币政策调控更加注重创新性、结构性政策工具的作用,缩短政策传导路径,提高传导效率。央行可以采取不同期限、扩大抵押品范围、适度提高抵押率等方式,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引导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实现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化。
    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空转”套利。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共生共荣,鼓励银行合理让利。为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 存贷利率将会持续走低。
    货币政策更加宽松。20202月以来,央行大规模提供流动性并在全球央行中率先降息,货币政策持续宽松。首先,加大再贷款支持,2月以来央行先后增加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主要用于重点企业抗疫保供;新增再贷款再贴现额度5000亿元,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3月末又增加面向中小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其次,两次定向降准,MLF、逆回购利率均有所下调,且自2008年以来首次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最后,货币政策“量”的宽松非常明显。一季度社融达到10.9万亿元(去年同期为8.2万亿元)。预计今年全年社融为32万亿元(去年为25.6万亿元),全年社融存量增速12.7%,相对去年明显提升。预计今年再降准两次,MLFLPR也将逐步下调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 稳消费
    稳消费主要通过两种路径来实现,一是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二是提高社保的覆盖面和社保标准,让老百姓敢消费。在稳消费方面,报告提出:“推动消费回升。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养老、托幼服务。改造提升步行街。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要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等23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发改就业〔2020293号),从大力优化国内市场供给、重点推进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着力建设城乡融合消费网络、加快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持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全面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等六方面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提出19条政策举措。
    发改委促销费的措施。一是大力推动商品消费优化升级。主要是吃、穿、用、住、行。二是全面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结合服务业的供给侧改革发展,加快释放文化、旅游、体育、养老、托幼、家政、教育培训等服务消费的潜力。三是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主要是数字消费、网络消费、信息消费等。四是培育若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资源整合有优势的区域消费中心。
    五是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网络布局建设。加快布局支持新型消费的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推进智能快递柜等设施建设和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