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国际新闻  >> 查看详情

谁是巴西版“国会山骚乱”的幕后黑手?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23-01-13 12:06:32 
分享:


       巴西骚乱事件余波未消。巴西最高法院10日下达对负责巴西利亚安保工作的联邦区公共安全厅长托雷斯的逮捕令。托雷斯是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坚定支持者,曾出任博索纳罗政府的司法部长,目前与博索纳罗同在美国奥兰多。

  因不满去年10月的大选结果,数千名博索纳罗的支持者1月8日闯入位于首都巴西利亚的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和总统府,对内部设施和设备实施打砸破坏,导致总统府窗户破损、办公用品散乱,国会大厦部分区域淹水,最高法院多个会议厅遭洗劫。部分示威者还与军警发生冲突。据巴西警方透露,目前共有超过1500名暴力示威者被逮捕。

  这一暴力事件与两年前美国的“国会山骚乱”事件惊人相似,性质恶劣。拉美多国政府和地区组织旋即对这一暴力事件表示谴责,指出这是对民主的藐视和攻击,同时表达了对巴西总统卢拉的支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在第一时间谴责该事件,强调必须尊重国家机构。

  目前,骚乱事件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对幕后黑手的追查以及对事件的反思仍在持续。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研究所副所长孙岩峰、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巴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志伟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比较政治学系副教授郭洁对事件前因后果及巴西政局走向进行解读。

1月9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工作人员清理总统府普拉纳尔托宫遭到破坏的家具。新华社发(卢西奥·塔沃拉摄)
 

  巴西政治极化加剧

  孙岩峰:从这一次骚乱的口号看,示威者最明确、最直接的诉求是拒绝承认去年大选结果、要求卢拉下台、军队出面干预。骚乱实际上是巴西保守右翼对卢拉政府的攻击和对权力机构、军方、中间派的施压,同时也是保守中产阶层长期以来对社会不满的集中发泄。骚乱背后存在多重因素,既是巴西长期以来的政治极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困境的累积,也有博索纳罗阵营的推动作用以及外部“黑手”的参与。

  郭洁:过去几年,巴西政治生活中的极化现象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带有“群体属性”的两派之间的对抗浪潮有增无减。2022年的总统选举将这一切进一步具体化。无法接受博索纳罗败选的事实,加之受到前总统本人公开且持续地对选举过程提出质疑的“灌输”和影响,许多右翼选民坚信获胜一方窃取了选举成果,从而拒绝接受最终结果。此次暴力袭击即是以上认知与情绪的某种极端发泄。

  美国黑手若隐若现

  周志伟:博索纳罗与美国保守力量的互动一直比较紧密。即便是特朗普下台后,博索纳罗与特朗普、特朗普执政时期的白宫首席战略师斯蒂芬·班农以及美国保守派联盟主席马特·施拉普的互动仍很频繁。在很多政策、立场的表达上,双方都是如出一辙的。

  巴西这次骚乱与美国“国会山骚乱”的策划、组织、资金运营等都与美国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直接相关。会议由美国保守派联盟组织,于1974年首次举办。近年来在特朗普和班农的推动下,在亚太、欧洲、拉美等地形成了全球布局。在拉美,博索纳罗将这一大会引入巴西,并于2019年和2021年举行了两次会议。智利、阿根廷、哥伦比亚等南美洲国家的一些极右翼力量就是在这一右翼对话机制下集中起来,更加“抱团”。

  两起事件都体现了示威者对选举结果、选举制度的否定,但巴西骚乱更加恶劣,因为冲击三个权力机构是对现有制度的全面否定,这与博索纳罗执政期间对立法、司法等机构的否定直接相关。


1月8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示威者聚集在巴西国会。新华社/巴西通讯社
 

  卢拉政府险中现机

  郭洁:事件背后所表现出的偏执、多疑与敌意预计将在相当长时间内持续存在。对卢拉政府来说,此次事件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一定意义上也提供了某种扩大政治支持或展开政治反击的机会。对政局具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取决于现政府及其领导人政治智慧的运用,特别是能否借助当下围绕此事件形成的罕见共识以及有利的外部支持,一定程度上缩小或扭转目前在权力格局所处的明显不利局面。

  周志伟:博索纳罗的支持者会有持续的行动,毕竟对立情绪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消化,在巴西利亚等其他大城市还会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局部性冲击,在短期内常态化。

  对巴西极右翼而言,这肯定不是一场胜利,但能体现出极右翼力量的上升态势,值得警惕。在美国“国会山骚乱”受到全世界高度关注、全面否定的情况下,巴西极右翼还做出如此过激的行为,说明这股力量是非常顽固、极端的,并且具备了一定规模。

  极端势力不是主流

  孙岩峰:本次骚乱在国际上没有获得支持,对国际上的右翼可能会有一定威慑作用。右翼势力也会学到一些教训,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合法地扩大声音。但在国际不同地区,左右翼的博弈土壤和纲领路线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就拉美而言,左右翼都会得到启示或教训。

  周志伟:近两年来,拉美国家左翼执政是一个大趋势,但左翼政党在竞选过程中采取了组建广泛联盟的策略,团结一切力量才赢得微弱优势。相反,右翼极端化现象比较突出,但却只是以微弱劣势告负,体现出极右翼力量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另外,在议会选举层面,右翼力量也是非常明显的。

  本次骚乱体现出示威者的极端右翼立场不是主流。全球主要国家在打击、限制极右翼力量方面有一定共识。(来源:新华社)

相关International news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