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12月1日公布。该《纲要》意图把这一区域打造成全面对外开放新高地。此间学者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不仅有利于长三角地区发展,也将促整个中国开放水平“更上一层楼”。
打造吸引全球投资“强磁极”
长三角人口约2.2亿,经济规模约占全国25%,近年来已成为全球投资者在华布局的重点。官方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仅江苏一个省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就高达152.5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逾21%。
与此同时,长三角吸收外资的质量也在提升。流入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等高技术产业的外资不断增长,在当地建总部的跨国公司也越来越多。例如,截至今年8月底,上海已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01家,其中亚太区总部106家。
在此基础上,中国希望继续提高长三角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纲要》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制造业、服务业、农业领域对外开放。制造业方面将降低汽车、飞机、船舶等行业进入门槛,积极招引全球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服务业方面要加快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农业领域则要适度增加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积极引进国际现代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
官方还提出,要依托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经济发达城市,高水平打造国际组织和总部经济聚集区。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表示,中国之所以要引导更多外资流向长三角地区,在于该区域改革开放意识和市场意识强,营商环境位居中国前列,且产业基础好,人才储备充足,有吸引外资的良好条件。这不仅将进一步增强长三角的经济实力,也有助于带动全国吸收外资高质量发展。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长三角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黄先海也称,以经济体量计算,长三角已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利用外资基础好、水平高、空间大。通过开放合作加大当地吸收外资力度,对整个中国提高吸收外资水平和层次都有引领和辐射作用。
形成对外投资“锐引擎”
在以扩大开放吸引全球投资者深耕长三角的同时,中国还在谋划推动该区域企业提高海外投资质量。
文件明确,要稳步扩大对外投资,加强优势产能、油气矿产开发等领域国际合作,扩大商务服务、先进制造、批发零售、金融服务、境外并购等对外投资,提升工程承包合作水平,加快技术、装备、服务和标准“走出去”。
中国对外投资近年来已告别“非理性冲动”,走在平稳轨道上。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额达621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其中,六成对外投资都流向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
而凭借民营企业数量多、活力强,长三角正是中国对外投资的主力。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仅浙江、江苏两省对外投资企业数就占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者总数的20%以上。
在张建平看来,长三角堪称中国对外投资的“龙头”,不少海外投资风生水起的中国企业都出自这一地区,如收购了沃尔沃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在柬埔寨建厂的江苏红豆集团等。一些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不仅输出了产品,还把“中国标准”成功带到了国外。在此情况下,继续推动长三角扩大对外投资,对提升整个中国对外投资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黄先海也表示,鉴于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具备了全产业链而不是单一行业企业出海的能力,此次《纲要》在对外投资的领域和水平上对长三角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既是立足实际,也是对标国际一流水准的体现。以长三角为引擎,今后中国对外投资质量进一步提升可期。(来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