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佳莹)产能合作、绿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年,非洲已经成为浙江投资发展的热土。在肯尼亚、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等非洲国家投资发展的浙商,纷纷回国参加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中非合作的黄金时代,浙江又将迎来哪些新机遇?
“此次峰会提出实施产业促进行动,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对非投资,这对浙江民营企业布局非洲,加快产能合作是重大利好。”省商务研究院院长兰健说。在产业促进方面,峰会还决定在华设立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当前,浙江正加快培育进口商品“世界超市”,义乌等地已具备争取博览会落地的条件。
在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看来,非洲市场广阔,潜力无限,然而,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部分投资者和企业家仍处于观望阶段,“此次峰会提出,重点加强能源、交通、信息通信、跨境水资源等合作,我相信再过三五年,非洲的投资环境将会有很大的改善。”
汪力成透露,华立正考虑在摩洛哥或突尼斯建设一个大型北非工业园,当地的基础工业水平、供应链水平相对较好,紧邻欧洲的地理位置也使得其物流成本较低,适合国内企业到此发展相对高端的制造业。而在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华立则正谋划建设适合浙江企业产能合作的小型工业园,为曾经“块状”发展的浙江民营企业群成建制地前往非洲发展搭建平台。
在实施贸易便利行动中,“推动中非电子商务合作,建立电子商务合作机制”这一提法让身为电子商务大省的浙江兴奋。在兰健看来,近年来浙江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未来还可以深入实施中非跨境电商合作项目,输出跨境电商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标准。在这方面,“急先锋”阿里巴巴已与卢旺达政府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将在卢旺达建设非洲首个eWTP试点。不久前,阿里巴巴还将电商课堂开进了卢旺达大学。
此外,实施绿色发展行动中提出的“建设中非竹子中心”,也与浙江有着很深渊源。浙江农林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竹类研究的高校之一,浙江农林大学非洲农林研究院已先后为肯尼亚、卢旺达等多个国家制定竹产业发展战略并已经开始实施。实施人文交流行动中提出的“设立中国非洲研究院”,浙江也有先发优势,浙江拥有国内高校首家综合性非洲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该研究院副院长陈明昆告诉记者,他们将努力争取中国非洲研究院落地浙江。
实施能力建设行动中提出,“向非洲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杨艳告诉记者,非洲青少年人口基数大,然而由于职业教育的不足,技能人才十分匮乏,成为非洲各国吸引投资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杨艳表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已在卢旺达建立海外分校帮助该国培训技术工人,未来双方还将在建立鲁班工坊、培育农业技术人才等方面探索新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