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1月2日电 题:前瞻|五载进博何以“磁力”愈强?外企“参展元老”六个关键词谈变迁
作者 樊中华
从“全球展会”到“世界平台”,从5天到365天,从商品展示交易到思想交流碰撞、再到创新生态合作……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召开在即,不少“元老级”外企参展商在回望进博五年历程时,纷纷用“绝佳”二字来描述这一全球公共平台。“五年来,进博会不断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高端展会,它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缩影,展现了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活力。”诺华集团(中国)总裁贝德年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进博会是中国的一个创举,其平台效应、生态打造、合作机会可能是我见到的任何展会都比不过的。”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王磊如此评价。
开放和多元
3M全球资深副总裁兼中国总裁丁泓禹亦认为,作为“一个稀缺的全球展会平台”,进博会五年来愈加开放、多元、与时俱进。
“通过进博会,越来越多外企开始主动拥抱中国的发展战略以寻找机遇,进博会也在不断结合时下的全球关注点进行延展,使企业最前沿的创新成果有机会进行‘世界级’的集中展示,这对如3M这样业务领域涉及广泛的多元科技公司而言尤为重要。”丁泓禹说。
第五届进博会上,这种多元开放将得到进一步彰显。不仅新设多个新兴领域和主题的展区,同时借助数字技术,将有66个国家、3个国际组织参展线上国家展,不少国家为首次亮相。包括云展示、云发布、云直播和云洽谈在内的“数字进博”也吸引了逾300家参展商参与。
而进博会“愈加开放多元”的涵义远不止如此。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晓娣指出,一方面,五年来,进博会始终面向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参展优惠,为其融入全球价值链提供了机会,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包容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借助进博会的举办,中国政府每年都会出台“干货满满”的措施,不断推进开放进程。“从首届进博会至今已出台了20多项具体开放措施,并形成了制度性安排。”张晓娣说。
新意和效率
五年来,与中国有着近百年渊源的罗氏制药借助进博会“东风”,在华发展不断提速。
“进博会已成为全球创新产品和前沿科技的首发高地与聚集地,也充分释放了强大的溢出效应。我们在历届进博会上展示了超过30款创新产品和新适应症,其中近一半已进入中国。”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说。
从创新前沿到“百姓身边”,“进博速度”让不少外企惊喜不已。
贝德年举例说,借力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先行先试政策,2020年进博会期间,诺华集团与其签署创新药引入战略合作备忘录,目前已有6款诺华海外创新特药登陆博鳌乐城;2021年,双方合作扩大到真实世界数据研究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就在今年10月28日,诺华真实世界研究中心正式在博鳌成立。
“我们一直受益于进博会的‘溢出效应’,”贝德年说,“创新和对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贯穿了诺华每年的进博会展台。”
共享和共赢
五年来,超越了“展会”的进博会不断吸引着“头回客”成为“回头客”。据悉,此番将有284家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参加企业展,数量超过上届,“回头率”近90%。
“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制造业供应链发达,五年来,我们更加重视中国各地的经济,在北京、成都、杭州、广州及青岛打造区域总部,”王磊说,进博会是阿斯利康每年检验与中国各地政府及生态圈企业合作成果的盛会,“我永远对下一届进博会期待最大”。
不少参展企业则表示,进博会聚集的全球顶尖创新,不断呈现的中国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跨界”的理念交流都会为企业发展带来新动力,倒逼企业不断迭代成长。
张晓娣指出,在全球疫情叠加世界经济下行的背景下,进博会连年如期举办,不仅让世界具象地看到了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同时也表明中国在与世界共享发展红利,帮助全球企业共克难关,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