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新闻  >> 查看详情

兰州高新区依托“天然药库”聚集生物医药产业“虹吸现象”中逆势集群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22-09-07 11:05:18 
分享:


兰州高新区城市建设一角。(资料图)


        兰州高新区藉其扎实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目前已形成在甘肃乃至西北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基于此,当地正着重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首位产业继续推进。

        兰州高新区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兰州高新区已集聚各类生物医药企业200多家,预计到2025年,其产值将达到200亿元。

        “虹吸现象”中逆势集群企业入驻

        “兰州高新区对医药产业定位准确、设施完善、相关政策优厚,并且当地已具备产业基础和人才储备,我们对未来信心满满。”深创生物公司总裁助理王庆磊说,该公司科研团队已经入驻兰州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这个基地是当地生物医药“产学研”、产业发展金融创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和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围绕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以建设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孵化器为核心,目前已引进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高新区研发中心、兰州大学博士培养实验室、陇神戎发药品实验等开放型实验室,形成了三大“产学研”平台。

        针对于“引人引项目,有什么政策”的问题,兰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孙裕表示,目前全国各地招商的政策相对同质化,但如何在“虹吸现象”中取得成绩,这里具备三项硬核优势:生物医药基础、天然药库基地、技术人才集群。

        除此之外,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兰州高新区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促进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初创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项目,兰州高新区“常态化”举行“金政企融资对接会”。

位于兰州高新区的肽谷研究院。(资料图)


        天然药库:孕育业态基础,集聚技术人才

        甘肃虽然地处西北,生态脆弱,但其多种环境非常有利于药材种植,陇西、民乐、岷县、宕昌等多地都有“天然药库”之誉。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这里现有药用品种1527种,其中植物药材超过八成。尤其难得的是,属于国家382个重点品种的有276种,超过七成。

        正是得益于这些资源,甘肃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在全国有较好基础,特别是省会城市兰州依托丰富的医药资源和集中的科研能力,形成了以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和动物用药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聚集了11所与生物医药产业密切相关的高等院校和22家科研院所,从事相关领域技术人员6000多人。

        作为“高技术”“新动能”定位发展的兰州高新区,正是依托现有的发展基础、医药资源优势和人才富集的现状,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首位产业,目前已形成了以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和动物用药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兰州高新区将生物医药作为首位产业来发展。(资料图)


        “漫灌”精选+“滴灌”极速,助推生物医药

        为了吸引医药企业落地兴业,兰州高新区在产业落地、研发创新、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发布了各类补助政策。比如,对新投资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以及医疗大数据等项目,单项奖励最高可达1000万元;新引进的创新药、首仿药项目经认定后可以代建厂房等。

        兰州肽谷研究院2019年7月在兰州高新区成立,主要针对脑瘤、胃癌、肝癌、白血病等30个靶标全面开展多肽生物活性分子的筛选。“我们自主研发的‘多肽信息压缩技术’,可以将五肽完全库的样品数目由320万种减少到4万种,让多肽药物筛选效率提高至少80倍以上。”院长王珠银介绍说,该技术可以缩短多肽建库时间和药物筛选时间,加速多肽药物的研发进程。

        全国动物疫病防控领域攻坚克难的主力军——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在兰州高新区的扶持下受益匪浅。执行总经理杨进才介绍说,1995年,中农威特建成了国内第一个口蹄疫疫苗GMP车间,现在已拥有两个国际先进水平的口蹄疫疫苗GMP车间、两条设备技术一流的生产线。

        “目前公司所使用的制作工艺完全是自主研发,生产的口蹄疫疫苗已出口至越南、朝鲜等国,生产能力国内领先,产能超过15亿头份。”杨进才说。(来源:中新社甘肃分社)

相关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