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新闻  >> 查看详情

平稳开局后,中国经济如何应对多重不确定性?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22-04-19 09:44:45 
分享:


        中新社北京4月18日电(记者 王恩博)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4.8%,开局总体平稳。面对进一步加大的下行压力,哪些不确定性需要重点关注?在18日举行的中新社“国是论坛:2022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多位专家给出答案。

  外贸是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但在去年6.05万亿美元规模、30%高速增长的基数之上,中国官方曾直言“今年外贸形势十分严峻”,这也给稳增长带来不确定性。

  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看来,当前中国外贸形势有“近虑”但无“远忧”。“近虑”主要体现为“外缩内紧”:“外缩”指受全球新冠疫情反复影响,外需面临不稳定性增加和份额被挤占等情况;“内紧”则主要体现在原材料、大宗商品等出现供应链局部堵点,运力结构性失衡等。

  从长远看,高凌云认为,尽管目前全球经济增速趋缓,但整体复苏态势没有变化,中国进出口增长基本面亦没为改变。同时,中国官方助企纾困政策、跨周期调节的外贸政策力度可能会适时加大,对外贸增长起到支撑作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对外贸前景亦持相对乐观态度。他分析称,每年4至6月是中国外贸企业接单、发货旺季。预计出口将在二三季度发力,一定程度上减轻中国经济压力,进口也将很快反弹,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美联储激进的加息步伐,是另一不确定性源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分析称,其影响在于美联储每一次加息都可能导致市场预期出现变化甚至逆转。此外,美联储不断加息会否导致美国金融市场积累的高风险暴发甚至崩盘,亦需要密切关注。

  赵锡军强调,对于中国而言,重要的是保持国内经济稳定,保持政策相对定力,控制好风险点,“尽可能准备充分一些,减少潜在外来影响的负面冲击”。

  亦有观点认为,美联储加息或掣肘中国货币政策。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表示,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既有总量政策也有结构政策,在美国高通胀和中美利率倒挂背景下,美联储加息可能使中国总量政策空间缩小。因此,下一步要在总量与结构政策中适当加大一些精准投向,让“水”能够更好地浇到“旱地”上,以起到更好效果。

  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频发亦带来考验。宗良提醒,当前疫情多点散发,特别是出现在较发达地区,如上海、广东深圳等沿海地区。“这些区域一旦出现经济表现小幅下降,就会有较大影响。”

  面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今年以来,中国各方面积极出台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对冲下行压力,成为一季度经济平稳开局的重要支撑。

  “一季度经济数据证明,中国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强、水平提升。”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白景明提及,今年一季度疫情对经济冲击较大,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专项债加快发行,退税减税支持企业,连串政策“组合拳”稳定了宏观经济大盘。

  宏观政策应如何提供更多“确定性”?白景明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关键是在落实。以地方政府专项债为例,如果专项债不能及时发出去,就形成不了实物工作量,难以拉动投资、刺激经济。下一步,要抓紧下达剩余专项债额度,向偿债能力强、项目多储备足的地区倾斜。

相关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