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天津4月10日电 题:“中国芯”菜花沿“一带一路”走向国际
作者 杨子炀
菜花是巴基斯坦人餐桌上的主要食材,但缺乏良种一直制约当地菜花产业的发展。2021年,天津出口巴基斯坦的菜花种子占巴基斯坦全年种植量的70%以上,帮助当地解决菜花产业“卡脖子”问题。
记者日前在天津市西青区一片300亩的育种试验田看到,用于培育菜花新品种的秧苗已进入盛花期。该试验田负责人赵前程介绍,正是这一朵朵小黄花让拥有“中国芯”的天津菜花种子沿着“一带一路”,跨越近4500公里在巴基斯坦生根发芽。
菜花原产于地中海东部海岸,19世纪传入中国。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菜花品种依旧是舶来品的天下。
“国外公司1克种子的成本约0.5元钱,却能在中国市场上卖到5元钱。中国本土品种乱杂、种植面积又很小,农民想种只能依赖洋种子,渠道都被国外公司垄断了。”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天津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孙德岭说,当时国内90%的菜花杂交种子都依赖进口,中国每年需花掉外汇200多万美元。
1991年,孙德岭跟随中国著名育种专家魏乃荣先生从零开始,研究菜花育种。经过不懈努力,魏乃荣带领团队在90年代初期选育出了第一个国产菜花杂交品种“白峰”。
“5个月后,魏乃荣先生因病离世,连育种材料及科研情况都没来得及交代。而当时日本的菜花品种‘雪山’一直占领我们国内85%的市场。”悲痛之余,时年刚刚30岁的孙德岭挑起重担,带领平均年龄不到27岁的课题组成员继续攻关,立志一定要培育出超越日本“雪山”的菜花品种。
1998年,孙德岭团队育成了花球品相、产量、适应性、抗逆性均超越日本“雪山”的“津雪88”品种。之后,团队又育成了“夏雪”“丰花”“津品”系列等26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菜花品种,其中8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成为中国首批列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的菜花品种。这些具备“中国芯”的品种,不仅改善了中国菜花优良杂交品种短缺的局面,许多优良种子还走出国门,批量出口到巴基斯坦、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由于我们的种子质量好,价格比欧美国家低,巴基斯坦当地农民种植以后,收入大大提高,随后就不断有客户主动联系我们,种子供不应求。”天津惠尔稼种业科技公司负责人赵前程说,“我们的杂交品种花球质量、田间产量和种子纯度都远远高于当地常规品种。现在我们以巴基斯坦为中心,种子还出口到了印度、孟加拉国、加拿大、黎巴嫩、意大利、伊拉克、秘鲁、巴西、英国等其他国家,大大提升了天津菜花种子的国际影响力。”
如今,拥有“中国芯”的天津种子的脚步越走越远。“近年来,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始终支持天津农业企业‘走出去’,重点支持破解种业‘卡脖子’难点问题,推动建立种业国际合作创新联盟,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天津市农业农村委种业管理处齐志伟处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