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汇市场中,何为双向波动?今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的跌宕走势便是生动诠释——其间,随外部环境变化,人民币几经涨落,强势、弱势、盘整交替出现,双向波动特征逐步强化。
数据统计显示,上半年,人民币最高触及6.3565,最低下探6.5799,最大波幅超过2200个基点。在逐渐分化的市场预期中,人民币汇率趋向均衡合理、汇率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外汇市场也步入多重均衡状态。
下半年人民币汇率怎么走?市场预期瞬息万变,强烈的不确定性依然主导外汇市场。正如监管近来频频喊话,“汇率测不准是必然,双向浮动是常态”。不确定性当中,“风险中性”理念是市场主体需要深入研习的必修课。
双向波动态势愈发明显
今年以来,外汇市场均衡运行,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波动特征愈发明显。
1月至2月,人民币汇率整体在6.42至6.50区间内维持窄幅震荡;3月,在美元和美债收益率携手走强的背景下,人民币承压下挫,月内下跌近千点,一度逼近6.58关口;4月至5月,受美债收益率下行、外资回流中国等因素影响,人民币扭转颓势、强势冲高,重回6.30时代;步入6月,美元触底反弹,市场预期回归理性,此前急升的人民币涨势得以遏制,在下跌近900点后陷入盘整。
“变化”的走势,暗含“不变”的内核——截至6月30日16时30分收盘,人民币汇率上半年合计上涨1.06%,与年初水平基本相当。
“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动与不动之间,逐渐趋于稳定,市场双向波动明显。”浙商银行金融市场部章小波称,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隔夜波动并不小,多次出现一天波动超过300点的情况。而且,上半年6个月中,有5个月的波动幅度超过1%。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外汇首席分析师李刘阳认为,美元在加息预期尚未回落的环境下终止上涨行情,转而进入整理阶段,同时人民币汇率回落至6.45关口下方并一度接近6.50,双向波动的态势一目了然。在美元没有连续走高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进入了相对均衡的状态。
人民币越来越具有成熟货币特征
人民币走势之所以百转千回,而非呈单边强势或弱势,是因为左右汇率走势的因素纷繁复杂,各方力量相互牵扯,具有较强不确定性。
单从眼下形势看,全球疫情发展、各国经济复苏步伐、全球货币政策变化等外部因素,我国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动向等内部因素,皆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处于波动当中。
多位专家表示,当前外汇市场已步入多重均衡状态——基本面因素趋于稳定,对于汇率中长期趋势具有指示作用。而主导短期人民币走势的重要变量为市场预期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等外部因素。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6月28日发布报告称,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为A+,评级展望为稳定。惠誉称,在关键的评级驱动因素中,中国经济在恢复道路上已进入“成熟阶段”。预计在2021年和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分别为8.4%和5.5%,将继续跻身全球表现最好的经济体之列。
“市场预期对短期汇率的影响加大,外汇市场步入多重均衡状态。”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随着人民币汇率水平趋向均衡合理,汇率市场化程度提高,汇率预期逐渐分化,非基本面因素对短期汇率的解释力度增强,人民币已经越来越具有成熟货币特征。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有弹性放大的可能。”中信期货研究部张菁认为,在双向波动空间打开和跟随市场波动的导向下,美元指数的波动方向将深入影响人民币汇率表现。而且,结购汇的季节性因素会在其中提供共振影响。预计人民币汇率在三季度有贬值动能,波动区间在6.45至6.8之间。
市场主体的必修课:风险中性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走势,关乎资产配置,关乎市场主体的切身利益。
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加强,市场主体抵御汇率波动风险的能力愈发重要。“今年以来,进出口企业明显感受到人民币汇率是双向波动的。”南华期货研究所马燕表示,人民币汇率易受到消息面与预期面的影响,对于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管涛表示,市场预期瞬息万变。在不同情形下,市场对于给定的基本面因素会有不同的解读,导致市场汇率难以预测。有鉴于此,企业与其去猜测乃至押注人民币汇率升贬值的走势,还不如立足本业,树立“风险中性”意识,控制好货币错配和汇率敞口,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来源:上海证券报)
自去年以来,“风险中性”理念屡屡被强调。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二季度例会上再度明确,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加强预期管理,促进内外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