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12月24日,2020中国开发区产业链路演暨“链长制”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开发区的近百位代表,共同探讨了全球疫情背景下产业链安全风险不断加大后,如何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的重大命题。
众所周知,受新冠疫情影响,浙江省产业链发展形势严峻:外需断崖式下跌,出口依存高的产业链受损严重;上游原材料和中间品关键部件断供,部分产业链陷入危机;国际直接投资低迷,部分重大外资项目无法按期落地……疫情带来较为严重的“断链效应”。
据了解,早在2019年9月浙江省率先发布《关于开展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试点 进一步推进开发区创新提升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开发区确定一条特色明显、有较强国际竞争力、配套体系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作为试点,建立“九个一”的产业链安全稳定发展长效机制,由开发区所在市(县、区)的党政主要领导担任“链长”。围绕开发区主、特产业链进行补链、强链、延链,把“点状”特色产业拓展为“链状”产业联动,进而形成开发区主、特产业链自身循环发展、永续前进。
2020年2月,浙江省商务厅又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 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确保开发区产业链稳定的通知》,“链长制”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浙江省商务厅厅长盛秋平表示,“链长制”是一种责任机制、一种长效机制、一种稳定机制。这种机制能把行政资源、社会资本、空间资源、人才资源等资源要素向开发区倾斜,有效地推进开发区高水平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得益于“链长制”实施后区域配套产业链的高度集聚,“缺个零件,停一条生产线”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仅用15天,浙江省经济开发区就高效完成疫情期间复工复产工作。在今年3月6日,浙江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99.6%,产能恢复率86.3%,员工到岗率达83.9%。
浙江各开发区“链长制”实践不断得到总结提炼。2020年7月,浙江印发《关于整合提升全省各类开发区(园区)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实施产业链“链长制”长效机制,增强产业链韧性,打造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加快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园区。最新统计显示,浙江已有61家开发区66条产业链申报成功。
如何利用产业链“链长制”助推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呢?浙江省商务厅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朱军认为,浙江要深化改革创新,加强自贸区、开发区联动,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要坚定不移的在开发区创建国际产业合作园;要深化整合提升,加强大平台建设;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要全面建设美丽园区。
“要自力更生发展产业链,减少依赖性;要在全球视野下发展产业链,推动浙江省产业链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朱军说。
会上,上海智能网联汽车临港南桥科技城、江苏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等7个来自长三角开发区联盟的产业链项目进行路演,分享产业链“升级”经验。记者从论坛上获悉,源于浙江的产业链“链长制”正被广西、江西、山东、安徽、河南、广东、江苏等20个省份借鉴推广,成为后疫情时代提振经济的一件新法宝。
对此,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夏学民表示,河长制诞生于浙江,链长制诞生于浙江,大家不妨把链长制视为经济系统的河长制。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突出展现了浙江人的探索和首创精神。
“链长制是继河长制之后,我国又一重大体制机制创新,它综合运用了我国独特的党政体制,充分尊重经济体内在价值链路,实行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协同管理,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发生生态性集聚,不仅有效抵御了新冠疫情带来的‘断链效应’,更有助于促进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双轮转动。”夏学民说。
澎湃新闻副总编辑、浙商总会新媒体委员会轮值主席胡宏伟提出,从区域经济格局演变的坐标上去看“链长制”,从扁平型块状经济1.0到雁阵型产业集群2.0,再到如今资源聚合型开发区3.0,浙江首创产业链“链长制”是浙江区域经济制度演变的历史必然。
“‘链长制’是自发的市场与自觉的政府相结合的产物,在逆全球化、去中国化的背景下,‘链长制’不是终点而是开始。” 胡宏伟说。
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党委书记、总编辑柴燕菲表示,按照中央总体要求,融媒体改革致力于“新闻+政务+服务+商务 ”多元化发展,此次“链长制”论坛,将为稳定经济运行、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协同发展提供新动力。
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史晋川表示,国家实施双循环战略,必须把握全球生产网络和产业链的区域化、链群化和备份化的新特征。
从宏观上来看,要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互动的方面来把握;从微观上来看,要从市场上的产品(服务)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把握,促使市场供需保持高水平动态均衡。
2020中国开发区产业链路演暨“链长制”论坛由浙江省商务厅主办,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和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承办,中国开发区协会和长三角开发区协同发展联盟支持。
(记者 胡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