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新闻  >> 查看详情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 长三角发展按下"快进键"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20-05-27 09:21:16 
分享:

       长三角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特别提到。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正处于大变局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三省一市落实纲要的相关行动计划陆续出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就像按下“快进键”,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大关键,推动长三角地区发展迈入新阶段。

 

  聚焦高质量

 

  打破壁垒 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协作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长三角城市群在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

 

  长三角地区用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跑出了加速度。但各省的目标不只是要加速度,还要高质量。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今年1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相继开了省级两会,针对经济发展目标,沪苏浙皖分别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要高质量发展。

 

  如何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样板成为了长三角地区需要思考的问题。由于地缘、习俗、市场造就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雏形,但是区域内发展始终不平衡不充分,产业发展协同性明显不足,市场统一体系难建立,种种的问题为长三角一体化长远发展带来了挑战,这都需要各省有“高站位”,打破壁垒,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协作才能破解,继而实现长三角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省科技厅厅长王秦表示,江苏科技要抓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这一战略机遇,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支持江苏等地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促进长三角地区创新要素流动、创新链条融通,为提升区域整体发展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提供综合性、引领性支撑。

 

  浙江省对于区域协同发展,主要聚焦“三个一批”重大平台,即推进协同创新、高能级产业、高水平开放等重大平台建设。一是加快打造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大力推进之江实验室、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共同提升G60科创走廊合作水平,加快建设杭州、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二是集中建设一批高能级产业平台。把杭州钱塘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湖州南太湖新区打造成长三角产业创新集聚的主平台,推进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等跨省产业合作园区建设。三是积极打造一批高水平开放平台。加快推进中印尼区域综合经济走廊产业园区等境外经贸合作区以及中意宁波生态园等省内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打造长三角国际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六安市副市长孙学龙表示,对于安徽省来说,要抓住这次机遇,主动融入,主动融进去,让安徽尽快能够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成员,并且借助长三角平台来提升自己、发展自己。融入是全方位的,最重要的一项是和长三角地区优势互补。日前,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的出台结合了安徽省发展实际,也是从长三角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孙学龙表示,六安市正在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加大资金、人才、土地要素等投入,保证政策能够落地,在短时间内产生效益。随着这些基地的建设成功,将为长三角其他成员提供优质绿色的“菜篮子”和“米袋子”,进一步推动安徽在这一领域融入长三角的步伐,提升融入长三角的速度。

 

  共促一体化

 

  多层推进 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

 

  2018年首届进博会期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三省一市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发展,从制度设计到区域生态保护,再到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都在做着尝试和努力。代表委员近年来也始终关注着“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描绘长三角未来发展。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上海、浙江两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到要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张兆安建议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纳入自贸区范围。他希望把自贸区的一些政策延伸到示范区,尤其要扩大绿色服务贸易开放,如外资独立办学、办医,以及免税商品、开征环境税、发行绿色债券试点等,成为推动全国绿色开放的创新基地。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然离不开人才一体化,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促进人才流动培育技术和数据市场,激活各类要素潜能。全国人大代表、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爱莲建议,构建长三角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她表示,三省一市均建有不同层级、功能特点的专家数据库,但总体上仍处在相对分散、独立的数据信息孤岛状态。因此,要建设覆盖不同行业专业领域、不同层次层级、不同机构主体、不同需求的高层次科技专家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建立完善市场化的人才流动机制,积极搭建人才对话与协作交流的平台。

 

  全国政协常委、台盟中央副主席、台盟浙江省委会主委、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张泽熙表示,应推进长三角技术成果交易市场一体化建设,实现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互联互通和跨区域深度融合,从而加快推动区域创新能级提升与产业转型升级。他表示,浙江的优势是市场,上海、江苏、安徽国家科研院所及高校多、科技成果多,如果能把这个体系建立起来,搞活长三角技术成果交易市场,就会有更多科技成果能够得到转化。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到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总支书记周善红,他认为,在参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央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一定要抱团取暖,做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这才是真正的一体化。一体化发展,不仅是经济的一体化,也是企业之间交流的一体化,深入融合的一体化。在企业之间,尤其是实体制造经济,形成强强联合,资源共享,进一步打造真正融为一体的新格局。

 

  直面大变局

 

  稳抓机遇 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23日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发挥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市场的潜力和作用。当前,中国迎来了百年不遇的“大疫情”和“大变局”,因为疫情,全球产业链都在重新构建,全球产业变局的窗口期正在到来,这对于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来说一定是不可多得的机遇,但也是极为艰难的挑战。

 

  应对疫情大考,长三角联手作战,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联手作战、迅速“抱团”,集结成为“抗疫长三角”。

 

  记者了解到,2月27日,三省一市再次召开视频会议,强调树立“一盘棋”思想,不断深化一体化的合作机制。此次会议确立五项工作机制:长三角健康码互认通用,产业链复工复产协同互助,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就业招工协调合作,跨区域交通等基础设施加快落地协同会商,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区域经济政策协调通报。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也纷纷对长三角如何协同抗疫建言献策。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天培表示安徽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全面实施国家规划纲要、‘三个清单’及安徽行动计划,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聚力推动‘四重’建设(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取得新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建议,要抓住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重要战略窗口期,借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做好顶层设计。特别是,要努力提高产业链的开放性、包容性和现代化水平,加强高水平的营商环境建设,持续吸引国外高端制造业投资落地。

 

  的确,在特殊时期如何直面挑战,抓住机遇才能在世界级产业集群中脱颖而出。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表示,当前全球化竞争是以城市群为代表的竞争,长三角毫无疑问应在全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上更好发挥“主引擎”“主阵地”作用。具体而言,在打造产业创新高地方面,长三角要立足全球视野、国家战略和区域优势,肩负更多的国家战略任务。“长三角地区作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国家队’,应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等方面狠下功夫、体现作为,力争多些‘从0到1’的突破。 ”不仅如此,长三角要合力打造产业创新共同体,合力打造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并且进一步加强技术转移转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相关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