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巴黎6月27日电 题: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翻译行业的未来?
——专访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名誉院长刘和平
中新社记者 李洋
最近,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AI翻译的相关应用程序和软件也日益丰富。除了谷歌翻译等几款近年流行的翻译软件外,ChatGPT等新的AI工具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语言翻译,甚至可生成更准确、更流畅的翻译文本。
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翻译行业?围绕相关话题,中新社“东西问”此前在巴黎专访了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名誉院长刘和平。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在翻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ChatGPT等AI新技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AI未来是否会给人工翻译带来较大冲击?
刘和平:在我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和手机的发展作一些类比。手机问世最初只具备通话功能;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然而手机发展到现在也无法代替人。人工智能也是同样的道理。ChatGPT或许可以被认为给人工翻译带来了冲击,但事实上相关技术在给人类提供更多帮助,并不能取代人工。人类也在这一过程中与时俱进。
在翻译领域,AI能够给人类提供更多的翻译服务。每个人的翻译水平不尽相同,如果一个人的某个语种的翻译水平不如AI,那他的相关工作就要被AI翻译所代替。未来翻译行业需要更多高端翻译,就是说人工翻译出的译文既要翻译出原文的基本信息,也要翻译出原文的情感。
我已经使用ChatGPT进行了翻译方面的很多试验。它可以平整地把原文翻译出来,能够做到没有语法错误,但是这种AI翻译出的译文是没有情感的。我想要通过原文表达的喜怒哀乐,AI译文终归无法完全表达出来,至少目前是这样。人工翻译应在“创新”和“情感”上为自身发展留好位置。
中新社记者:但社会各界存在某种担心,即人工翻译未来是不是会真的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刘和平:现在翻译专业的学生和家长都对此有些担心,社会舆论同样对此担心,我个人觉得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AI翻译永远无法代替人工翻译。我们早年写文章使用稿纸,后来使用电脑,再后来开始用语音识别技术。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的生产力是在不断提高,现在人们显然不愿意再退回到使用稿纸写文章的时代。因此我建议青年学子应该面向未来,拥抱技术,充分发掘出人的价值。
未来也许90%的翻译都可能由翻译软件来做,但剩下的10%仍需要水平更高的翻译人才去完成,总归需要有人来实现这“最后一公里”的翻译工作。因此这就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AI技术日新月异,即使已退休,但我现在一直在相关领域继续学习和探索。
试验后,我就在思考ChatGPT在翻译方面有哪些不足,相对于这些不足,我的优势又在哪里,所以我得出AI翻译无法代替人工翻译的结论。
中新社记者:比如在文学翻译方面,人工智能是否就无法取代您的工作?
刘和平:AI现在能做一些文学方面的翻译,但译文很平淡。作者想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出来的情感,AI是翻译不出来的。
因此我告诉学生,对于技术的发展,不要害怕,所要做的是去提升个人能力,学会把AI利用好,让这项技术给翻译“插上另一双翅膀”,这样就能“飞得更高”。
中新社记者:在2018年,中国外文局就与科大讯飞合作共建人工智能翻译平台,美国也在积极投入巨资研发人工智能翻译平台。据您了解,目前人工智能翻译平台的水平如何?
刘和平:以前我使用谷歌翻译比较多,主要是中文、英语、法语等语言的互译,一些外国软件的欧洲语言互译较好。现在学生中使用DeepL翻译比较多,质量也还不错,但究竟好到什么程度仍有待商榷。总的来说AI翻译平台的欧洲语言互译完成度较高,但东西方语言之间的互译,完成度就相对差一些。这些翻译平台译文的基本问题主要是比较累赘、句子之间衔接和逻辑性都比较差。尽管没有大的语法错误,但译文的整体感觉还是比较生硬。
AI翻译平台有自我学习的功能,我们之前和微软做过相关的翻译试验,在会议开始前先把主讲人的演示文稿输入平台,让平台提前了解将要翻译的大致内容,AI翻译平台对会议翻译的错误率就会明显降低。这和人工翻译有一定的相似性。但AI翻译平台无法做到完全准确的翻译。对于多语种的同声传译,AI翻译平台也是无法处理的。
中新社记者:您主持研发“面向冬奥会的跨语言术语库建设及应用开发”,该项目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设有中文、英语、法语、日语、韩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8个语种的术语库。为何要建立该术语库?是否达到预期?是否还会应用到其他活动中?
刘和平:北京冬奥组委在2017年开展了北京冬奥会语言行动计划,北京语言大学设立了相应的项目,旨在服务冬奥会。在2021年我们交付了“面向冬奥会的跨语言术语库”第三版,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发挥了相应的作用。
跨语言术语库的研发实际上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此前每届奥运会开过之后,所有的相关语言方面的技术资料就都已散失难寻,北京举办冬奥会则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我们藉此开发了这个跨语言术语库。国际奥委会确定北京冬奥会要使用这8个语种,我们相应成立了8个语种的专家组,定期开会研究推进相关的术语库研发工作,最终编纂了对应8个语种的术语共计13.2万条。这是全球第一个与冬奥会相关的多语种智能化平台,涵盖冬奥会核心术语、运营术语及常用词汇,填补了冬奥术语的空白。
我们希望术语库在完成服务北京冬奥会的任务后,能够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语言遗产,未来举行的冬奥会也可以借鉴利用。我个人希望今后该术语库在国家支持下,能够扩展成为国家专项体育运动跨语言术语平台,例如足球、网球、马拉松赛等。接下来如果要将术语库应用到其他体育活动比如杭州亚运会、巴黎奥运会,还应再增添相关内容。相关平台建设的思路已经很清晰,将来有进一步推广的空间。
中新社记者:该术语库是否能应用于人工智能场景中?
刘和平:是的,“面向冬奥会的跨语言术语库”并不是简单的词汇平台,更多的是像百科知识那样呈现,查询相关词条的时候能够提供相应的语境。我们可以了解在什么背景下使用相关词汇。北京语言大学和清华大学还在研发与AI相关的其他科研项目,我们希望能将这些科研项目和术语库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的效用。当然这还需要后期的持续投入。
【受访者简介】
刘和平,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巴黎高等翻译学院翻译学博士,法兰西棕榈教育骑士勋章获得者,中国翻译界的权威专家。她是“面向冬奥会的跨语言术语库建设及应用开发”的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翻译理论与教学、中法跨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