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曾被无数文人墨客称赞的广西桂林市漓江,历经千年依然绿意流淌。如今,在保护漓江中,这座山水名城摸索出可持续发展“桂林样板”。
漓江沿途风光旖旎,碧水萦回,好似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18日,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及地区的华文媒体采访团一行走访漓江景区,为其“颜值”称赞。美国《华盛顿天下周刊》副社长于天竹感叹:“ 漓江处处皆景,桂林山水甲天下名不虚传。”
但作为国际旅游名城的桂林,也曾面临着保护漓江和发展工业存在矛盾的难题。从事旅游行业近20年的漓江游船分公司导游陶漓莉,仍记得入行时听到前一辈导游介绍,上世纪70年代漓江水曾受污染困扰。
此后,桂林便开展壮士断腕般“切断污染源”的举措,将布局在漓江沿岸、占桂林工业总产值1/6的工厂全部关闭,并相继出台一系列保护漓江生态的措施和政策。
“桂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生态、在于文化、在于旅游,更在于三者的融合发展。”中共桂林市委书记赵乐秦表示,必须从“生态立市”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大漓江的生态保护、环境治理。
近年来,桂林又一次开启了一场力度空前的漓江生态环境“保卫战”:持续重点推进漓江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工程,先后投入近70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实施漓江截污治污工程;开展污染源治理,对漓江游船进行全面提档升级;建成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解决了漓江枯水期生态及旅游问题;深入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严格保护漓江水源林。
陶漓莉见证了这一场“保卫战”。其表示,“以前住在游船上一个晚上,耳朵和鼻孔都被柴油熏得乌黑。”现在,漓江游船经过升级改造,全部改用清洁能源,船上的配餐也改用净菜上船,减少油烟污染。
经过艰难的探索,桂林尝试在全力保护好青山绿水的同时实施工业发展战略,着力打造桂林工业“绿色智造”品牌,走出一条工业转型升级与科学保护漓江和谐共赢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新开辟的工业园区大力培育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绿色发展”也成为桂林经济新的增长点。
2018年2月,中国国务院批复同意桂林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成为中国首批获批的三座城市之一,对中国其他地区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也为其他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中国经验。
加拿大《嘉华时报》社长周志华表示,“桂林不仅仅是中国瑰宝,也是世界的瑰宝,世界各地都十分关注桂林生态保护,担心这里的美景被污染。”其了解可持续发展“桂林样板”后,将向海外受众推荐这一经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成为桂林最殷实的家底。桂林市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典范获得越来越多游客青睐。2018年,桂林市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旅游总消费超1300亿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