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瞻】从全国两会,读懂民主的中国叙事

时间:2023-02-21 10:15:17来源: 意大利侨网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题:从全国两会,读懂民主的中国叙事

  中新社记者 梁晓辉

  “中国式现代化蓝图”铺展后的首次全国两会下月召开。开局之年逢换届,破题解题事万端,今次两会格外受人瞩目。

  在中国的制度设计中,人大、政协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观点的碰撞、意见的汇聚、政策的协商、议案的决策……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视角观察今次全国两会,可从中读懂中国的“民主叙事”,进而感知中国发展的未来走向。

  法治建设实践性

  此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立法法修正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草案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拟将围绕“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的一系列探索成规入法。

  例如,实践中已经取得突出成效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就拟写入立法法中:“常委会工作机构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广泛征求基层群众和各方面人士对有关法律草案的意见。”

  基层立法联系点,被形象地称为“家门口的立法”,民众可以就近到基层立法联系点,就立法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中国目前已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全覆盖。

  追本溯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最初就是由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考察上海一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时提出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因此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显性符号之一。拟将其写入立法法,也是中国立法保障民主实现的又一典型例证。过往,在宪法修改、民法典制定等方方面面的立法中,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都是核心理念和原则。

  立法法作为“管法的法”,此次拟修改,将是中国以法治建设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又一次实践。

  代表委员广泛性

  换届之年的全国两会将有一些新面孔。目前,新一届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已经产生,他们将在履职中“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成为“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民主的一个缩影。

  如何从14亿多人中产生约5000名代表委员?广泛性是应有之义。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和名额分配既体现广泛性,也根据人口比例确定代表名额等,还特别照顾到少数民族代表、妇女代表、基层代表的比重,甚至细致到“农民工代表人数要比上届有所增加”。

  已经产生的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同样体现“广泛”二字,人选也基本涵盖各领域各界别,既有中共官员,又有无党派代表人士,既有专家学者,又有港澳知名人士……

  值得一提的是,十四届全国政协还新增“环境资源界”界别,以优化界别设置,增强界别代表性。此举顺应了中国对环境资源的新认知,是实现双碳目标、保障耕地及能源安全的必然举措。

  历史地看,对中国的制度设计而言,与时俱进进行调整,从而把更多的群体吸纳进来,落点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今天备受关注的经济界别就是在八届全国政协增设的。

  家事国是共识性

  持续、切实回应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美好生活期待,构成中国式现代化各项事业展开的逻辑起点。而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要平衡好各种复杂的关系,破解许多未知的难题。

  而“解题”,正是每年全国两会的关键词之一。围绕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热点,代表委员们通过履职履责、参政议政,在“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中,寻求解题的“最大公约数”,画出国家治理的“最大同心圆”。

  这一过程,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机制性和有效性的体现,对于推进14亿多人口的现代化来说更是意义重大。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形成共识极其重要。同样,任何一个人的问题乘以14亿,解决起来都不易,需要寻求“最大公约数”的科学手段。

  而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通过完整的制度程序,引领民众围绕各种问题进行广泛商量,并达成统一思想认识,为中国式现代化厚植民意。

  也因此,“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被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它既是要求,也是途径。有评论认为,以中国式民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中正蕴含中国之治的深层密码。

  国外观察家也对“中国之治”颇多注目,并形象地把中国两会比作“共识构建”的过程,认为“读懂两会,就读懂了中国式民主是如何有效运行的”。以此观之,现代化新征程上的首次全国两会,将有更多看点可供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