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涉9方面变化

时间:2022-11-12 10:54:04来源: 意大利侨网


      中新社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 李纯)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11日,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即发布通知,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进行进一步优化。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在具体防控措施层面存在9方面变化。

  密接管理改为“5+3”

  此前,中国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提出,密切接触者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

  此次发布的《通知》则指出,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

  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据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对与感染风险较高的密切接触者同住、同餐、同工作(学习)、同娱乐(如棋牌、卡拉OK)等长时间密切接触人员判定为密接的密接。密接的密接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每日应做好体温和症状监测,在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此次发布的《通知》对此进行调整,明确“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

  此前,第九版防控方案规定,发生本土疫情后,根据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活动轨迹和疫情传播风险大小划定高、中、低风险区域。高风险区原则上以居住小区(村)为单位划定,可根据流调研判结果调整风险区域范围。

  此次发布的《通知》指出,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

  《通知》要求,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定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

  《通知》还指出,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高风险区外溢人员“集中”改“居家”

  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对有高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集中隔离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此次发布的《通知》将相关要求调整为: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在居家隔离第1、3、5、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高风险岗位脱岗后“5天居家”

  对于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其脱离工作岗位后,需7天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通知》则对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由“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赋码管理,第1、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的不前往人员密集公共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此次发布的《通知》明确要求,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通知》还指出,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

  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

  根据中国民航局相关规定,自2020年6月8日起,中国实施入境航班熔断措施。国际航班入境后,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旅客达到一定人数就会触发熔断机制,暂停该公司该航线相应的运行时间。此后,中国民航局对国际客运航班熔断措施也进行过数次调整。

  此次发布的《通知》则明确提出,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并将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入境人员“7+3”调整为“5+3”

  第九版防控方案此前要求,对入境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

  此次发布的《通知》则要求,对入境人员,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入境人员在第一入境点完成隔离后,目的地不得重复隔离。

  入境重要人员转运至“闭环泡泡”

  《通知》还提出,对于入境重要商务人员、体育团组等,“点对点”转运至免隔离闭环管理区(“闭环泡泡”),开展商务、训练、比赛等活动,期间赋码管理,不可离开管理区。中方人员进入管理区前需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完成工作后根据风险大小采取相应的隔离管理或健康监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