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育这十年:新高考,新课程,新评价体系

时间:2022-07-06 08:38:40来源: 意大利侨网


       “正是高中时代的航海特色课程,激发了我对航海事业的兴趣。” 4年前,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的高婷考入了自己心仪的上海海事大学,学习专业航海技术,而今,本科毕业的她即将入职一家国企从事船舶安全管理工作,梦圆蓝色国土。

  越来越多的特色化课程打破了高中校“千校一面”的格局,成为近年来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景观。上承义务教育、下启高等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当中扮演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近年来改革发展情况如何?办学条件、育人方式、评价体系和十年前有怎样的不同?教育部7月5日召开的发布会介绍了相关情况。

  短板逐步补齐,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整合教室和图书馆功能,融入信息技术,融合丰富课程资源,既有师生互动研讨的教学空间,又有学生独立学习与自主交流的学习空间;既有网络学习空间,又有线下学习环境;既有接受性学习的空间,又有获取直接经验的实验条件……在上海市市西中学,“思维广场”“漫思实验室”的打造让学习的发生突破了传统时空界限。

  “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主题,学习地点还是时间,学习方式还是学习伙伴等,学生都可以自主选择,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思维培育提供了更多可能。”该校负责人表示。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十年来国家连续实施了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中央财政累计投入711.86亿元,带动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学校建设投入,显著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十年来,校舍资源快速扩大,全国累计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4570所;大班额比例大幅下降,56人及以上大班额比例由2012年的47.76%下降到2021年的4.81%;教学装备条件显著改善,体育器械、音乐和美术器械、理科实验仪器配备达标比例均超过95%;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21年全国普通高中学校联网率达100%,多媒体教室占教室总数比例达76%。

  与硬件改善同步的还有师资质量的提升。吕玉刚表示,十年来,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总数大幅增加,由159.5万人增加到202.83万人,增长27.17%,生师比由2012年15.47:1优化到目前的12.84:1,有效缓解了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选课走班面临的师资紧张问题。教师学历结构不断优化,全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由96.44%提高到98.82%,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由5%提高到12.4%,增长近1.5倍。

  “从城乡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薄弱环节和难点在县域高中。要加强招生统筹管理,坚决遏制一些学校跨区域特别是跨市域、跨县域争抢生源的问题;健全教师补充机制,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域高中抢挖优秀校长和老师;一校一案、一校一策制定本地县中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从今年秋季开始,教育部将启动部属高校县中托管帮扶项目,同时开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对口帮扶。”吕玉刚表示。

  育人方式变革,特色发展扎实推进

  在工业设计坊,应用技术语言创制作品,奠定卓越工程师的技术规范与实践能力;在项目实验室“用实验实证假设,用数据表达结论”,像科研人员一样探索研究;在“高端法务”“口述历史”“经典戏剧”课程中,以人文职业的专业方式组织学习;模拟城市环境创设了“匡园社街”,建成了学生邮局、银行、诚信超市、食品检验检疫中心等模拟学习空间,学生以社会岗位角色参与校园公共事务,服务他人、自主管理……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单一刷题”的高中生活早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在“教—学—评一体化”中促进有效学习的学科典型学习方式。

  长征中学“设计与技术+”、桃浦中学“法制教育”、曹杨中学“环境素养”、甘泉外国语中学“多语种教育”、同济二附中“理工特色”、上音安师中学“音乐教育”……多彩特色课程系统正让上海市普陀区的高中校园“各美其美”。据悉,该区通过孵化特色项目高中的方式,激发区域高中学校特色创建活力,引导区域高中学校在办学模式、管理体制、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探索实践,共同组成区域特色项目群,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和多元选择。

  吕玉刚表示,十年来,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深刻变革,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有序实施选课走班教学,切实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强化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十年来,普通高中学校多样特色发展扎实推进,各地不断加强课程体系建设,通过丰富学校选修课程、培育学校优势学科,努力打造学校办学特色,推动学校由分层发展转向分类发展,更好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北京、上海、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以加强学校特色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形成科技高中、人文高中、外语高中、体育高中、艺术高中和综合高中等多样化有特色办学格局。”吕玉刚说。

  规范选拔评价,形成良性教育生态

  “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学校没有升学率就没有高考竞争力,但教育只关注升学率,国家恐怕也没有核心竞争力。”在去年全国两会,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的话曾引起热议,也道出了推动普通高中办学多元化,中招、高招评价改革同步“跟进”的必要性。

  吕玉刚表示,十年来,中考改革有序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推行将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减少考试次数;规范招生录取考试科目和分值设置,基本形成了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在注重考查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将学生思想品德、体质健康、艺术修养和劳动实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引导义务教育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十年来招生秩序也在不断规范,各地认真落实属地招生和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政策,并将优质普通高中学校50%以上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同时加快建立地市级统一招生录取网络平台,强化招生计划和录取过程管理,严肃招生工作纪律,基本形成了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招生机制,有效遏制了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为维护正常招生秩序、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吕玉刚表示。

  “新高考,新评价”正在带动高中学生立志激趣、全面发展。据悉,上海市构建覆盖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综评信息管理系统,并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毕业的必要条件和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我们明确将社会实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课程体系,规定高中学生社会实践不少于60学时,建立多部门协同的‘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制度,在市、区两级共设立87.4万个社会实践岗位;强化学生研究性学习经历,基本实现‘人人有课题’,全市配套开发了研究性学习自适应学习平台和第三方认证平台,80%以上的学生通过平台开展课题研究,完成课题专家认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振峰表示。

  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办学评价的“指挥棒”也在悄然改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表示,《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提出了完整的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等五个方面18项关键指标和48个考查要点。

  张志勇说,在一系列顶层制度指导下,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进入了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和质量评价改革同步实施、协同推进的“黄金期”。课程标准取代考试大纲,全面引领高中教学;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科制度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选课走班”教学推动高中教学制度发生深刻变革。

  “当前,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迫切需要改进和完善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质量评价,要通过系统的课程教学和考试评价改革形成改革的合力,引导各地各校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观,深化育人方式改革;需要切实扭转单纯的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来评价办学质量的倾向;要改变重知识灌输、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也需要加快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促进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张志勇表示。(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