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温江寿安植物编艺:指尖艺术 花木奇葩 匠人精神的典范

时间:2021-05-12 05:05:22来源: 意大利侨网

     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是成都市历史文化名镇,位于温江区西北部,是川派盆景的发源地,素有“花木之乡”、“休闲旅游之乡”的美誉,主导产业以花木种植、销售为主。

     植物编艺,顾名思义就是将植物的枝蔓藤条,按照创作者的构思进行编织造型,其手法及渊源上与盆景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作为川派盆景发源地,将盆景工艺与编艺技巧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植物编艺。编艺是自然与植物的艺术、旅游是生活与美学的衍生。成都温江寿安努力承担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使命,紧紧围绕花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了天星植物编艺公园等一系列花木产业兴旺、田园风光秀丽、古蜀韵味浓郁、花木匠人荟萃的三产融合场景,绘就一幅自然与生活的美学画卷。

     参加由四川省侨务办公室、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联合举办的“行走中国·2021海外华文媒体美丽四川行”大型参访活动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21家海外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记者一行5月11日有幸参访寿安编艺博览园,进一步了解寿安编艺产业。

     据介绍,温江区作为中国四大花木市场之一,有近20万亩花木资源。近年来,随着家庭消费和高端市场不断发展,温江花木产业面临标准化、高端化种植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形势。寿安镇花木种植历史悠久。 

       2015年以来,寿安镇以植物编艺公园建设为突破口,以天星村、天源村、团结桥社区、复兴社区等约10000亩区域打造农业特色品牌和新型乡村旅游的一三联动产业化项目——植物编艺公园。

     植物编艺公园现有编艺师400余人,专业合作组织3家,会员100余户,带动区域植物编艺种植农户1000余户3000余人,是中国村庄植物编艺研发基地,2名编艺师获得“中国村庄植物编艺大师”称号。

     植物编艺公园规划布局精品展示区、创新编艺区、绿色空间区、林间娱乐区、湿地公园区、艺术交流区、旅游咨询区等功能板块,通过淘汰一批、转型一批、销售一批、转移一批、利用一批、保留一批、流转一批,实现园区布局的优化调整。目前编艺公园中的作品主要采用紫薇、女贞、桂花、杜鹃、海棠等本土特色树种为原材料,以十二生肖、工艺字、中国结、凉亭和各种花瓶造型为精品代表,形成独特流派和编艺产品。通过景观展示、技艺表现、观光体验等方式,展示出以紫薇为主导的编艺产业的发展形势、精髓和特色文化内涵,特别是在紫薇花开之时,独具匠心的花木编制造型美不胜收,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目前,已建成500亩核心区,并成功创建国家级AAA级景区。

      植物编艺公园充分运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以村两委为核心,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以花木编艺专业合作组织为桥梁纽带,辐射带动园区内广大花木种植户,凝聚种植户抱团发展意识,加快推动市场定位向家庭市场、办公市场、定制市场转型,产品种类向艺术化、个性化、小型化、品牌化转型,种植方式向情景化、工厂化、标准化转型,销售方式向个体和中介、互联网+、销售平台转型,综合展示以紫薇、桂花为主营产品的编艺产业发展形势、精髓和特色文化内涵。预计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实现编艺特色花木年均销售收入超过7000万元。

     植物编艺公园将花木产业和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有机结合,以“3335”机制推进一三产业联动融合发展,即抓好三个主体(群众主体、营运主体、经营主体),盘活三类资源(林盘宅基地资源、农用地资源、集体资源),加快三个转变(苗木景观化种植、资源规模化集成、产业融合化发展),实现五权增收(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房产权、林权)。通过村民自治完成的院落改造,为“一三”产业联动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空间。这样一条独辟蹊径的产村相融发展之路,既避免了周边花木经营同质化的传统印象,又迅速培育起了自己的特色花木品牌,形成富有特色的花木经济。近年连续举办温江寿安植物编艺文化旅游活动,年吸引游客数十万人,逐渐发展成为营造园林景观标识化、民居改造精致化和游道小品故事化的景观艺术村落。

      花木编艺博览园占地面积40亩,处于寿安花木编艺公园核心区域,其中的花木编艺作品种类繁多,是国内最系统的花木编艺作品展示园区。

     通过对编艺博览园的参观游览,记者们了解了植物编艺的无穷魅力,感叹编艺作品的精美绝伦,感叹巴蜀文明无处不在;惊叹编艺大师的精湛技术、丰富想象力以及每一件作品背后所付出的劳作,惊叹天府文化背后这么多打动人心的能工巧匠。

     传承工匠精神,弘扬天府文化,以植物为媒介,为人类搭建一座通往自然、通往艺术的绿色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