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30 17:09:25来源: 意大利侨网
人物名片:刘齐衔(1815年-1877年),字本锐,号冰怀,又号冰如,世居光禄坊,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举人,为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大女婿。刘齐衔清明吏治、政绩显著,曾任户部主事、湖北德安府知府、浙江按察使、河南布政使等 。
三坊七巷的光禄坊中段北侧上有一刘家大院,为福州市区规模最大的一姓宅院。该院落自西而东四座并列,东起道南祠,西至早题巷,南临光禄坊大街,北靠文儒坊大光里,总面积4532平方米,几乎占据了光禄坊的半条街,号称“刘半街”,刘家实力可见一斑。
大院东侧两座原是清初画家许友故居“米友堂”,现已变成名人家风家训展示馆;西侧两座原是内阁中书林佶故居“朴学斋”。乾嘉年间由河北龙山刘氏第十三世刘照购置,为民国福州“电光刘”家族宅院。2013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刘氏第十五代刘齐衔和刘齐衢两兄弟同时中举,“兄弟同榜两中举”成为福州科举史上的一段佳话。现存的大院是两兄弟大规模改建后的清式构筑,传至其子孙刘步溪。此后,清代的龚易图和近代的郁达夫都曾在此居住。
大院临街均为六扇门或石框大门,在封建社会,这是一种身份象征。大院门前有一块牌匾,上题“翍均凥”三字,为刘齐衔亲自题写,是以前刘家大院的名字,意思是诗词歌赋的居住地。
院落呈“前堂后寝”的多进院落格局,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青瓦顶,古朴而凝重。其有大厅12间、厢房48间、花厅6间、假山3座、鱼池3口、亭台楼阁6处,另有藏书阁、观音阁、佛堂等。其建筑用料颇为考究,围墙坚实耐火,整个大院铺地的石板达300多条,抱围大柱就有上百根,门窗隔扇尽用楠木制成,而室内的家具都是红木精工细作的,青石柱础上雕有八骏马等精美图案,实乃显赫大户人家。
风火鞍墙的内外面均饰以白粉灰面,院墙檐下饰有彩色灰塑的花边纹饰。入大门,三面环廊,经由插屏门即可看到石埕天井;入第二重石框门,登石阶,即为面阔五间的大厅堂,中为前厅,旁为厢房。穿堂而过为二进、三进独立院落,天井中有覆龟亭将两进房舍连接起来,有小门相通。在二进院落里有两层式楼房,窗扇的雕刻精细雅致,丰富了院落本身的艺术欣赏价值。
「屋檐两侧的翼角彩色雕刻十分精美」
作为明清以来福州传统建筑的代表,刘家大院体现了鲜明的福州地域文化。刘氏人家非官即商,建功立业在外。创造一山水园林式的宜居环境,既能亲近大自然,也能为院落增加灵气。若说刘家大院哪里最漂亮,非宅院西北侧的花厅莫属。这里有假山、园池及临水轩。花厅的半月池池边环绕着海礁石堆砌的假山,还有爬藤植物、露台以及亭榭。民国风格的雕花门扇上下两层,嵌有金黄格子相间的12面椭圆镜,精致之极。
观赏于院落的构件、斗拱等精雕细琢之处,可以想见,这样的环境大大提升了审美情趣,也对“电光刘”有一定的影响。除了有兄弟同榜中举外,还诞生了陈宝琛的外甥、李鸿章幼弟李昭庆的孙女婿、近代的银行家刘攻芸,以及曾任福建盐运使,号称“福建理财三杰”之一的刘鸿寿。
刘家大院的根基里有家国情怀,有无尽的乡愁;刘家大院的灵魂里有家风家训,有中华文化智慧。
链接:“电光刘”的由来
百年前的福州电灯是个稀罕物,当年发电用的煤都是直接用船运到福州的。而刘家把灯光覆盖整座福州城。刘家的光荣过往是一代老福州人的最深的记忆。有人曾形容,解放前,福州有三座最高的建筑,一座是乌塔,一座是白塔,福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发电厂的烟囱被认为是“第三塔”。
作为官宦大家,家产非常丰厚。二十世纪初,刘齐衔的孙子刘崇伟出面集资在福州创办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向福州城内和万寿桥两岸供电,结束了福州古城人民秉烛夜行的历史。除了给生活照明供电外,后来还提供生产用电。到了1924年,电灯用户高达一万多户。在福州话中,电灯又称“电光”,因此刘家有了“电光刘”的雅号。
电气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刘家子弟又接办了福建电话公司,并掌握了公司的经营和技术管理权,使其成为福建最早使用自动电话的公司。刘家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将投资的触角伸向了其他工业,包括燃料生产和运输、设备修配、机件制造、电力生产产品销售使用等。刘氏家族企业的远大目光和宏伟计划,为福建近代经济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