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清明,这一天既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节日。此时万物欣欣向荣,天气清澈、景物明晰,所以叫清明。
【清明美景】
此外,不少美术画卷也展示了清明景色。说起清明,很多人都会想到中国的画作《清明上河图》。历史上《清明上河图》的版本众多,每个版本都描绘了当时社会在过清明时不同的民间风俗。而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约12世纪时中国画家张择端所画的原作。
中国唐代画家张萱(约生活在8世纪)所作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就是展现虢国夫人踏青场景的传世名画。
【清明意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国诗人杜牧的《清明》描述了清明伤感的氛围,但悲伤并不是清明的全部。在这个时节,草长莺飞,春意盎然,中国人一直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蹴鞠等习俗,为这个节气增添了生机和趣味。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在中国,人们会在风筝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放上天去,再剪断牵线让风筝飞走,寓意“放晦气”。这也是清明养生的好方法,在清明节走出家门,温度适宜,放风筝就变成了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对于人们的协调能力、脊椎脊柱以及协调身体内部都有很好的帮助。
荡秋千在10世纪的中国已十分流行,白居易《寒食夜》里就写道“春风摆荡禁花枝,寒食秋千满地时”。在中国名画《清明上河图》中,也有对于荡秋千详细的刻画,在画中我们不难看到,当时的人们是站在秋千上进行游戏,甚至可荡“百尺之高”。
蹴鞠也被当做在清明时节让人们走出家门,尽情感受春意的一种重要的民间活动。中国的古籍《战国策》记载了23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已流行蹴鞠活动的历史。蹴鞠渐渐从单纯的训练、娱乐手段发展成了一种表演。“蹴”指用脚踢,“鞠”则是指外包皮革、用柔软物填充的球。“叶底摘桃”、“双肩背月”、“流星拐”……这些十分艺术的名字都是流传至今的蹴鞠动作。蹴鞠分为直接对抗、筑球(单球门)、白打(踢花样)等几种踢法。其中,蹴鞠表演已经成为中国足球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清明赏味】
清明时节,在中国能吃到许多鲜美至极的时令菜。正所谓“不时,不食”,就是应该尽量食用当季食物的意思。
在中国,人们在清明有吃青团的习俗。。中国古书中这样记载青团——“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这里提到的青草并不是某一种草,在中国有的地方用艾叶,有的地方用浆麦草等青叶。
清明团子,外表的青绿就是来自春的勃勃生机。在中国杭州,人们多用艾草制作青团。艾草是春季独有食材,生长周期只有两个月。一般在清明前后,野艾成蓬,隐藏在林间坡旁。洗净的艾草放入食用碱水中浸泡,蒸熟后与糯米粉混合得当,经过反复捶打,青团的“皮”就做好了。包入豆沙等馅料,上锅高温蒸熟,淡绿色的青团就做好了,外表油绿如玉。刚出锅的青团吃起来口感糯韧绵软,轻咬一口仿佛吞下了整个春天。三分绕指情柔,七分隽永韧性,肥而不腴,清丽多姿。
在中国贵州丹寨,那里的苗族人会在清明时节做彩色糯米饭,用来祭祖、食用。苗族人采集密蒙花作为天然植物染料,彩色糯米饭象征着生活多姿多彩,期盼一年里吉祥如意。彩色糯米饭又称“花饭”,主要有红、黄、白几种颜色,在丹寨颇为流行。
中国南北各地清明节还有有吃馓(sǎn)子的食俗。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香脆精美。现在流行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中国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而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绵软的青团、糯糯的彩色糯米饭、清爽的楠竹笋、香脆的馓子……一口下去,满满春天的味道。
《中国电视》邀请您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https://m.yangshipin.cn/video?type=0&vid=y000022k3qd&cid=niwvgfn8wezcp28&ptag=4_2.4.2.23160_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