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啸雷:文化报国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时间:2018-07-12 10:44:44来源: 意大利侨网













       位于福建省龙海市白水镇玳瑁山的金仙岩寺禅修基地内,有一位在此修行的旅意文化界名人,他就是意大利中华诗书画艺术联合会副会长,欧洲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红安天台寺佛教音乐学院中华文化院院长,瀚真坤苑创史人,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叶啸雷先生。

       叶啸雷,字慧源,浙江青田人士,生于1968年。早年当过兵,务过农,是当地美术协会的会员,在书法篆刻领域有很深的造诣。1992年赴意大利定居。在意期间,做过推销员,当过司机。业余时间,他潜心研究书法篆刻、心学、性学和理学,对宗教文化如何助推当代中华文化的发展有很深的研究。

       闭门即是深山,修行处处净土。2007年开始,他在意大利生活期间闭门修行,系统学习佛学、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宗教发展史。通过学习,不断放大文化格局、拓展文化视野。“宗教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竞争中始终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这是10年前,叶啸雷在罗马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发表的观点。

       2011年的秋天,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叶啸雷敏锐地察觉到,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必须有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作支撑,这样,中国未来的开放之路才能走得更稳、行得更远。中华文化的复兴是赋予海内外每一位文化界人士神圣而光荣的使命,在文化报国的道路上如何坚定地走下去?

       经过再三考虑,2014年他回到了国内。先是在自己家乡浙江青田县自己创立了瀚真坤苑,以书法、篆刻、根艺、美石为载体,积极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在他看来,青田作为中国最著名的侨乡之一,青田人在世界各国把无数的财富汇往家乡,但他们却没有把故乡的优秀文化很好地推向世界,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特别是在海外出生、长大的年轻一代青田人,只能在他乡被动地接受当地的文化、接受当地的信仰,他们的“根、梦、魂”无法完美统一,于是,他积极向家乡有关部门建言:“留根工程”除了不断改进华文教育工作、提高华侨子女中文水平外,在宗教信仰上也要有正确的引导,对他们的信仰要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用中华文化浸润海外信教的年轻一代华人华侨。

       “修行之路说艰难也艰难,说简单也简单”——就是把面临的问题找出来,转换过来。不断把负面转换成正面,你身上的能量会呈几何级增长,思想境界不断升华,每一次转换就是美丽的蜕变。带着这样的人生哲学,从2015年开始,叶啸雷走上了修行之路。

       来到湖北红安天台寺,叶啸雷被聘为佛教音乐学院中华文化院院长。在这样一个岗位上,他得以更加深入地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关系。他说,佛经的体裁非常丰富,既有诗歌式、散文式的,也有小说式、戏剧式的。即使不从信仰层面来接受,也可作为文化传承来学习,因而在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中非常普及。他说,早在东晋,即有十八高贤与高僧慧远法师门下共修净业。及至唐宋,文人好佛之风更盛。因此,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佛理,流动着禅意。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就很难透彻这些作品的底蕴。

       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叶啸雷发现,之所以很多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保存最好的地方是在台湾,佛教文化的传承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战后的台湾佛教,摆脱了日本佛教的影响,注入了江浙佛教的新血。在佛教文化普及和提升方面,各大道场都纷纷开设佛学研究所和高校,特别是佛光山势力伸展到全球五大洲。他认为,人间佛教的现代特征就是理性化与多元化,而台湾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很好地发挥佛教的理性化的人文精神,结合当今社会实际,破除神秘性,走出地区,面向世界。

       近四年来,他的足迹遍及秦皇岛龙腾中学、江苏启东慈光院、上海浦江书院、上海孝善博物馆、湖北红安天台寺、马来西亚汉学院等地,每到一处,他便带着游子情怀无私育德传艺,希望用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定位,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是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本遵循,身为文化游子,无论在海外还是在国内,都有责任去宣讲好这些精神,并且更好地在自己的工作中体现出来,”叶啸雷说。(亚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