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09:53:19来源: 意大利侨网
咖啡馆为什么会在丽水乡村遍地开花?
咖啡作为舶来品,发展模式显然与街头小吃不同,怎么看都和区域人口规模、年轻人数量、潮流文化紧密相连。外地人初遇村咖时,大概普遍会冒出这样的疑问。
但事实上,在丽水,村咖已经悄悄开始“卷”了。
溪流,山林,游人,古村落的振兴新貌,与年轻人的回流,都在弥漫着烟火气的生活中,在一杯咖啡中,不动声色地化合着。
这也促成了理解的差异化——在“城咖”市场,很多人认为设计咖啡馆的核心是风格化,文艺范儿、有格调或是侘寂感,要形成视觉冲击;但村咖的主理人则普遍希望能在空间里植入自己的思考、对村庄的理解,而不是一味强调个性。
因为,生长在乡间的咖啡馆,和它所接壤的人文地理,“理所应当是浑然一体的”。
走进位于松阳县四都乡陈家铺村的飞茑集樢咖啡,很容易发现它的特殊。
在原始风貌的黄泥夯土墙包裹下,是造型极简的原木风软装,面向山的一侧则是连片的落地玻璃,便于远眺峡谷和梯田。
这样的景象,在城市的咖啡馆里是看不见的。比咖啡本身更多一层的,是山居的逸趣。
主理人一欣沉稳寡言,身上看不到争分夺秒搏事业的痕迹,但只要说起咖啡,就能明显让人感受到较真的棱角。手冲哥伦比亚瑰夏,他一丝不苟地采用三段式手法,水温不能超过93度也不能低于90度,每段的等待不能少于30秒,目的是让咖啡粉充分膨胀,带出更多风味物质。
一杯咖啡表面看一点也不复杂,但如果“背后的功课没做好,凭什么让客人喜欢?低标准是没法打动人的”。
乡村能不能吸引人再度造访,往往是生活中微小的亮点在起决定性作用。一个让人轻松的、有趣的咖啡馆,无疑是亮点之一。在四都乡,“全域旅游导览图”里已经分布了12家村咖。市井与文化,日常与历史,在这里毫无违和感地交织,咖啡就像其中的代表,悄然融入了寻常滋味。
在城市的咖啡馆,主理人要么是咖啡师,要么是把自己从发烧友“玩”成了专业人士。但陈郁不太一样,他爱喝咖啡,但没那么狂热,进入这个行业,他的角度更像是一个观察者和交流者。
陈郁主理的创游咖啡馆位于莲都区仙渡乡,去年9月开业前,这里只是一座经过修缮的单层黄泥房。身为摩托车爱好者的陈郁,经常在附近的温寿线骑行,他发现沿途的风景很美,车流也密集,但缺少一个驿站,于是便把它承包下来开出了咖啡馆。
到底该提供哪些款式的咖啡,对陈郁来说是很难回答的问题。“咖啡师往往对豆子、对冲泡的手法有执念,但现在人们太容易接触五花八门的咖啡豆和价格不菲的高级设备,其实在农村,哪怕是一个景区村,也不太会有消费者把喝一杯咖啡当作课题来研究。”
在他看来,村咖必须放下身段,面对现实——从本质上说,咖啡只是一种日常饮料。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制作一杯咖啡,陈郁在专业人士的建议下购买了全自动咖啡机,方便客人“全程自助”。无论是添置设备还是内外装修,陈郁表达的都是随性、舒适和便捷的理念,“我们提供空间价值,让车友们乐于停下来休息一下,交流骑行的心得。”用他的话说,村咖不能只谈咖啡,否则“社交语言太贫乏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咖啡馆在乡村遍地开花的过程中,也自然地融入了所属地域的风格。
如果说咖啡在城市是用于“续命”的,那么在乡村就是关于放松的。
5月17日上午,绕着仙渡乡、太平乡、雅溪镇骑行了一圈后,骑行爱好者王凌飞像往常一样走进“创游”,与陈郁简单打了个招呼后,轻车熟路地用机器给自己打了一杯咖啡、扫码下单,然后在门口找了空位坐下休息。
他告诉记者,在这里喝杯咖啡歇歇脚,“是生活方式般的存在”,咖啡的口感被稳定温和的日常汲取消化,变得不再那么较真了。
创游的咖啡价格在15-30元之间,在陈郁看来,这是乡村咖啡市场的心理价位,“再往上走,再美好的产品创意都可能被直接忽略”。
但樢咖啡突破了这个“天花板”——一杯手冲瑰夏58元,广受欢迎的冰激凌摩卡则是46元。在这里出入的年轻人多,颜值也高,不少姑娘妆容精致地过来点杯咖啡,乐于花很长时间拍照。
即使是热爱咖啡的一欣也承认,真正有兴趣鉴赏不同咖啡风味的人,在村咖里只是少数,“很难养活一家咖啡馆”。大多数人冲着精美的拉花下单,因为拍照发朋友圈的辨识度高,能吸引点赞。
对于一杯好咖啡来说,拉花显然并非核心,甚至可有可无,但在咖啡豆风味并没有深入人心的下沉市场,唯一能立即研判技术高下的,就是拉花。如果不尊重这种市场规律,执拗于精品咖啡的原教旨,主流客群就会觉得,喝来喝去都是大同小异的口感,咖啡师阐释的那些风味甚至成了玄学,还会带来审美上的逆反和厌倦,这对于村咖的生存是不利的。
于是,一欣利用当地农特产“兴村红糖”开发出了红糖拿铁、布朗咖啡,“红糖本身有鲜明的花果香味,结合牛奶的甜感,风味很独特”。这种“不太正经”的调调有趣又出片,很快就吸引了拥趸。
“咖啡馆里有不少与村子紧密相联的‘小彩蛋’,比如绿植全部是本地原生的蕨类和苔藓植物,它们与窗外的山山水水特别相称。”一欣说,在村里开店讲究细水长流,什么都可以慢条斯理地对待,哪怕是“一朵花,一片叶”,“在偏远乡村做一杯好咖啡,开一家有意思的咖啡馆,是对生活真诚以待”。
栖居在乡野间的咖啡馆,衍生出与众不同的人文风貌,淡化了咖啡的舶来属性。而村咖本身,也成为乡村旺盛生命力的外化呈现,证明了即使是下沉市场也同样需要多元化的业态,它们就是绿水青山的烟火气。游客来到这里,发现这些有故事的小店,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连锁店,本身就是很新鲜的体验。
村咖的普及让很多人明白,不一定只有在城市里才能喝到好咖啡。只不过,做好咖啡需要有心人。
与城咖相比,村咖的日常运营成本更高。物流配送是一方面,招募合格的咖啡师同样是难题。为了守住口感的底线,樢咖啡坚持用国内大厂烘焙的咖啡豆,因此不得不频繁采购原料,遇上“五一”“十一”等假期,日均得卖200多杯咖啡,几乎每天都要补货。
由于陈家铺离县城较远,樢咖啡也很难招募常驻员工,包括一欣在内,目前店里只有3位咖啡师,每个人都得兼职服务员。一欣坦言,“如果只做咖啡,确实很难持续”。
所幸,作为飞茑集旗下品牌,樢咖啡有很多资源可供调度,还能营造新鲜感来吸引源源不断的客流。怎么个新鲜法?一欣的解题思路是,利用公司扎根全国的网络优势,不定期地举办活动,比如红酒品鉴会、农产品展销、读书会等扩大影响力和朋友圈。
“有些人认为,咖啡馆在村里开不起来,是因为当地人并没有形成喝咖啡的习惯。这其实不是关键。咖啡市场和咖啡馆市场是两回事。”而在陈郁看来,村咖最重要的是能“创造一个氛围,让大家愿意进来,让大家沉浸进乡村的节奏”。
为了拓展市场,陈郁选择与村集体、村民建立利益链接。创游所在的仙渡乡滴水岩村,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农作物,年人均收入不足2万元。陈郁以房租押金、抽成及雇用村民提供工作岗位等方式,为当地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起共富共享的新模式。
“过去,包括这座咖啡馆在内的许多村庄资源都是沉寂的,现在我们把它们重新盘活、加以利用,并把5%的营业额留给滴水岩村集体。”除了村咖,陈郁还同时管理着滴水岩村的草坪公园,让客人们除了可以在咖啡馆发呆、休息,也拥有其他亲近自然空间的方式。
创游的出现,改变的不仅是滴水岩村。在莲都北部山区有条重要环线通道“滴双线”,串联仙渡乡滴水岩、南源、皂树、葛畈、何金富等山村,创游正位于线路的起点。G330改道后,这条线路上往来的汽车变少了,转而集聚了一大批摩托车、骑行爱好者,随着咖啡馆、农家乐、露营基地等资源的相继激活,仙渡乡能因此获得数百万元的增收。
所以,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咖啡馆为什么会在丽水乡村遍地开花?或许是因为,村咖拆掉了城乡文化的墙,把城市生活的便捷与精致感带进了绿水青山,也把乡村悠游自在、自然生长的特点,深深浸入了咖啡的精神,并最终形成了一股振兴的力量。(来源:源新闻·丽水日报 记者 付名煜 通讯员 夏秀媚 叶琳)
【喜迎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40华诞】王一凡:艺术人生,始于私高
2024-11-15【喜迎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40华诞】倪霖杰:致青涩青春 畅美好未来
2024-11-15【喜迎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40华诞】叶珏麟: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梦开始的地方
2024-11-15【喜迎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40华诞】罗寅啸:感恩母校 让我重拾自信
2024-11-15石表山:梧州市十大好玩景点之首
2024-11-15浙江:让创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的鲜明标识
2024-11-15温籍旅荷侨领郑贤领慷慨助学:总想尽自己所能去帮一帮
2024-11-15庆祝温州市—石卷市友城结好40周年活动举行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