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驶向“世界一流港口”竞速道

时间:2024-02-25 21:05:27来源: 意大利侨网


       东南网-《福建日报》2月25日报道 起步就冲刺,各港齐发力。新年伊始,福建港口“开门红”的发令枪不断响起:1月2日,“大丰港黎明号”滚装船装载1172辆商品车从漳湾作业区开往墨西哥,开启福州港今年首单汽车出口业务;1月6日,“厦门—日本”跨境电商海运快捷通道正式启动(上图,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供图);1月15日,“仁建8”轮执行泉州港至菲律宾达沃集装箱班轮航线首航,为泉州港今年开通的首条RCEP航线;1月16日,“远谊海”轮靠泊湄洲湾港罗屿作业区9号泊位,成为新年造访福建的首艘全球最大矿砂船……

        抢抓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交通强国福建先行区建设和“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等多重政策叠加机遇,福建港口开足马力,驶向“世界一流港口”竞速道。

        聚焦重点港区连片开发

        晨曦初起,湄洲湾港罗屿作业区8号泊位工程施工现场已是热火朝天。

        “目前已经完成15座沉箱安装,全部完成后即可进行后方回填形成陆域,新的码头泊位雏形就出来了。”现场工程师许宁远告诉记者。

        在8号泊位的不远处,11号、12号泊位建设也如火如荼。“3个泊位工程计划年底完成码头主体施工。加上已投产的9号、10号泊位,5个泊位的年设计通过能力合计将达5000万吨。”罗屿港口公司现场负责人肖松介绍,“届时,罗屿作业区打造东南沿海能源矿产进口重要口岸和大宗散货接卸中转储备基地的底气将更足。”

        聚焦重点港区连片开发,2023年福建港口新增生产性泊位21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3742万吨,全省万吨级以上泊位增至208个,逐步形成了厦门港海沧、福州港江阴、泉州港石湖集装箱,福州港可门、湄洲湾港罗屿大宗干散货,以及湄洲湾南岸、厦门港古雷液体化工等集约化、专业化码头集群。

        伴随着规模化码头陆续投产,一条条高等级航道相继建成。省湄洲湾港口发展中心航道管理站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湄洲湾港3条深水航道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航能力大幅提升,进一步释放湄洲湾40万吨铁矿石码头、30万吨原油码头、10万吨LNG码头等专业化深水码头产能。

        疏港高速公路、铁路也在快速延展。1月16日,福州可门港铁路支线散货移动式装车机及进出港通道项目首段无砟轨道整体道床顺利浇筑完成,全面进入主体结构工程施工阶段。此外,福州首条货运专线铁路福州港口后方铁路通道杜坞至樟林至透堡段也基本完成现场征地、房屋拆迁工作,建成后将与可门港铁路支线贯通,货运能力由500万吨提升至3000万吨,可门作业区大宗散货枢纽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打造高效集疏运体系

        1月6日,在厦门港海天码头,首票通过“场站+码头+航线”模式出口日本的跨境电商货物,在厦门港务物流东渡跨境电商场站完成通关后,发往日本神户,只需3天即可抵达。

        “我们量身打造了‘厦门—马尼拉’丝路海运快线、2条‘小三通’南向厦金对台电商快线、‘大三通’北向对台电商快线、‘厦门—日本’跨境电商海运快线等5条出口跨境电商海运快线,有力助推厦门及周边地区跨境电商发展。”厦门港务物流保税部副总经理王艺涛说。

        着眼于“快”,罗屿码头成为台湾钢铁行业在大陆的最佳铁矿石中转码头和储运基地。

        罗屿9号泊位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40万吨码头,距台中港仅72海里。自2019年开启对台直航以来,已开通直航台中港、高雄港2条航线,单向航程仅需10至12小时。目前,罗屿码头与台湾钢铁企业的合作已涵盖钢铁企业自购铁矿石、淡水河谷铁矿石混配矿产品,以及原矿、冶金煤等产品保税中转和冶金煤出口等。2023年,罗屿码头对台铁矿石中转量达368万吨。

        更加快速的海铁联运通道,为内陆地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2023年7月21日,满载货物的“三明—厦门港马士基海铁联运”首列出海图定班列从三明永安货运段始发,在厦门港码头链接马士基航运公司海船,运往东南亚及欧美等地。

        着力加快江海联运,闽江航运发展的蓝图正在徐徐铺展。“闽江1号”“闽江2号”两艘新建千吨级船舶已完成试航。“近期我们还举办了南平临港招商推介会,加快开发建设步伐,助力新时代山海协作再上新台阶。”南平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肖文说。

        水水中转、海铁联运等业务提速增效,港口集疏运效率持续提升,有力带动港口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2023年,全省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818万标箱。通过海铁联运方式进出我省港口的集装箱累计完成16.39万标箱,同比增长45.7%;通过水水中转进出福建省港口的外省大宗货物1628.40吨,同比增长58.8%。

        提供多元化综合服务

        从厦门港东渡港区海天码头赶到海沧港区国际货柜码头,顺利赶上下一班船中转出口。近日,“地中海峇奴三号”下船的383个集装箱在厦门港开启“赶船”模式,用时较原计划缩短5个小时,高效的驳运速度,得到了委托方地中海航运的高度评价。

        “国际货物中转需要衔接二程甚至三程干线船前往目的地,但是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船期难以预测,如果前一班船舶船期延误,可能会导致‘热接’(指该批集装箱在一二程船舶之间高效无缝衔接)未果。赶不上下一班船,将给货主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厦门港务海运有限公司公共支线部副经理陈旸介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前制订预案,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接驳保障。去年以来,我们通过定制化方案,高效完成地中海航运45艘次、总吞吐量3万标准集装箱的中转服务。”

        作为亚洲最大进口散装荒料石集散地,泉州港石湖码头建立起专业化、个性化的荒料石作业体系,上线网上预约提货系统,提供“集改散”“内转外”特色服务,不断改进提升装卸工艺。“大件荒料石的平稳吊装及运输难度非常大,去年我们创新改进操作工艺,大幅缩短作业时间,全年节约大吨位汽车起重机租赁费用约80万元。”泉州太平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孙博生说。

        专业化、定制化服务让货物转运无缝衔接、连线直达,集成化平台则搭建起立体高效的综合服务网络。

        “丝路海运”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平台借助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整合关检-港口-航运-贸易信息资源网络,具备物流全程可视化、命名航线运营管理、涉海无人机巡查、气象导航、联盟服务等各项功能,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航运产业链各方共商共建共享的“信息枢纽”。截至2023年12月,“丝路海运”联盟会员已达320家,命名航线达116条,基本形成以国际航线为骨干、外贸内支线为支撑、内贸线为补充的航运体系。

        今年,全省港航系统围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进一步提升港口枢纽能级和集疏运水平,加快打造现代化专业化港航产业体系,探索构建“海丝”陆路大通道,持续释放服务经济社会大局效能。(记者 张颖 通讯员 陈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