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州共商投资增长之道 民间投资如何拼出大流量

时间:2023-03-26 11:03:01来源: 意大利侨网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讯  投资领域有这么句话:民间投资稳了,经济大盘就稳了。浙江作为民间投资长期活跃的地方,2022年民间投资增速比上一年回落了4.2个百分点。

  降速不止发生在浙江。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民间投资比重降到了近年最低,企业投资信心下降,成为全国各地都在面对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促进民间投资的工作调研在温州展开。3月23日至24日,来自全国10多个省(区、市)发改投资领域的干部们一路看典型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改革,探究如何拼出民间投资“大流量”。

  民间投资“流量池”如何做大

  在互联网时代,谁拥有海量关注度,谁就能享受它带来的“流量红利”。这一规律在投资领域同样适用。

  这次调研地点选在温州,意义在哪?2022年,温州全市民间投资超过2100亿元,占了全社会投资比重近六成。民间投资的流量大不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发展势头猛不猛。2000亿级“流量”带动温州GDP突破8000亿元,跻身长三角41个城市的第11位,居全国城市前30强。

  在调研中,很多省份羡慕浙江特别是温州的民间投资“底子”。温州民营经济的比重是“99999”,即民营企业数量占温州企业的99.5%,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超过90%,工业增加值占到91.5%,从业人员占到92.9%,税收收入占到90%。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温州早早意识到,只有让民营企业“长个”,让投资主体数量不断增大,才能保证“流量”源源不断。

  早在几十年前,温州就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作为关键一招:修炼内功,以量的扩张、链的延伸、质的提高为方向孕育制造业新变局,从而形成“内联外合”“集聚做强”“由低走高”的民企发展新态势;打开市场,在港口建设、高速公路、城市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诸多领域,拓展民资的新出路和外资的新空间,吸引温州内外各类民间资本争相涌入。如1985年,温州向全市发行“创办温州大学捐资纪念券”;1992年,南怀瑾先生代表香港联盈兴业有限公司投资金温铁路,开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中外合资建设的股份制地方铁路;2013年,温州滨江金融街启动,首开城市建设民间股权募资先河……

  175万温州人在全国地市级及以上城市成立异地温州商会268家,68万温州人在海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作生活,建立了覆盖全国、连接世界的网络。他们犹如伸向四面八方的藤蔓,但“地瓜”的根茎依然在这片土壤。2018年以来,温州全市累计回归温商资本超3000亿元,每年回归资金占温州内资招引的一半以上。

  当前,温州还从产业升级、新经济成长,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薄弱领域建设着手,创造拓展投资空间的机遇。在顺应新旧动能转换趋势,用好政府有限资金的同时,引导民间资金用于补齐短板、优化结构、培育新动能等方面,发挥民间投资这一促进发展的“千钧之力”。

  资本流向是营商环境试金石

  市场是最残酷的竞技场,资金的来去流向是城市营商环境的试金石。拉动民间投资的关键,在于放宽准入简化审批,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创新民间投资模式。浙江启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温州通过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针对性做出改革尝试。

  在这次各省(区、市)来温开展促进民间投资工作调研中,温州市民中心是很重要的一站。

  偌大的市民中心,来办事的人却很少。面对调研人员的疑惑,温州市政务服务局局长戴晓勇和大家边逛边闲聊起来:“不是因为今天有考察,我们少办事了。办事大厅这些年确实越来越冷清,但我们办的项目数量一直在增长,根本原因是改革让审批事项压缩合并,能不跑就不跑。”

  说话间,他向大家介绍温州聚焦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推出的企业投资项目促产“一件事”改革效果——

  变“先验收后投产”为“先预验即试产”,益而益(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投产时间比原计划提前6个月;

  变“多头办证”为“多证联办”,天龙聚氨酯厂迁建项目从申请竣工联合验收至带押转贷提前32个工作日,转贷资金从不到1000万元增加到2710万元;

  涉企评估“一件事”改革中,通过“一评多用”,华能苍南多个海上风电项目免除重复评估,仅评估费用就节省近1100万元…… 

  当这一组组数据案例和改革举措在屏幕上显示时,现场响起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不少成员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机,拍摄记录经验做法:改革的实施惠及全市588家企业,涉及工业用地1.62万亩,新增工业增加值约198.64亿元。

  “看完温州的改革,我们发现差距很大,回去以后的工作任重道远啊。”一位外地来考察的干部感慨,此前陪同领导到基层调研时仍然常听到企业抱怨项目落地慢,甚至不好落。其实全国各地都在做权力的下放,但放下去接得怎么样,会直接影响改革效果。温州的这些举措如果能够多铺开、快推进,就能让更多企业感受到营商环境改革带来的红利,大大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投资信心如何回归

  “受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房地产作为民间投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走低成为民间投资降速的重要原因。”

  “民企预期不确定性仍然存在,特别是制造业企业生存压力在增大,预期收益降低。”

  “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较大、回报率低、运营周期长、企业需承担较高投资风险、政策风险和建设风险,加上融资难、贵等问题依旧存在,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仍较难。”

  ……

  在调研过程中,影响民间投资降速的因素在抽丝剥茧中逐渐清晰。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更是为了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案。值得庆幸的是,走下去就都是办法。在基层调研和座谈讨论中,解决思路也在不断迸发。

  比如,怎样通过政府的细致服务,给民间投资带去更多的空间、更实在的收益。“我们看了温州体育休闲公园项目,下层是污水处理厂,上层是各类民间投资的体育项目。政府通过分层土地确权,对一块土地的多个使用权人进行认定,探索出了在一宗地上做出多个空间的路径。这让我们想到了日本,他们就是大量将交通枢纽项目下沉到地下,地上则建设商业写字楼。这需要政府的审批改革服务更多从细节着手。”一名来考察的干部说。

  再比如,怎样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融资渠道,解决民间投资中的融资难、贵问题。调研过程中,不少企业都对REITs发放充满期待。这种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通过向投资者发行收益凭证,募集资金投资到不动产上,并向投资者分配投资收益,能够实现资金的滚动使用,大大提升资金利用率。这一基金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通过在基础资产从商业物业逐步拓展到交通、能源、零售、医疗等领域,全球资产管理规模已达到上万亿美元。现在,国内已经开始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试点,如果向更多领域拓展,确实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的门槛。

  不断激活民间投资活力、拓展投资空间,归根结底需要激发企业投资信心。强政策信号、听企业心声、学改革办法、优营商环境,协同发力下的民间投资信心回归,引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