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21:11:07来源: 意大利侨网
中新网义乌12月10日电(董易鑫 沈之阳)今年45岁的约旦籍商人穆罕奈德在义乌生活了20年。他常说,自己在这里有三个“家”:和妻子孩子的小家、经营的阿拉伯风味餐厅、牵头创办的公益组织“奈德之家”。
2000年,穆罕奈德初到中国,与叔叔一起在广州开了一家阿拉伯餐厅。两年的餐饮从业经历,让他萌生了自己开店当老板的念头。后来,他和中国姑娘刘芳走入婚姻殿堂,一起在义乌开了家阿拉伯餐厅,生意越来越好。
“我的餐厅叫贝迪餐厅。贝迪是约旦语,中文翻译过来就是‘我家’。”穆罕奈德说,希望每一个来餐厅吃饭的人就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宾至如归。
穆罕奈德认为“朋友比生意更重要”。来中国20余年,穆罕奈德成为了擅长解决麻烦的“和事佬”。他经常帮助刚来义乌的海外客商租房、招聘员工,定期给他们介绍最新的中国国情、政策和法律法规,帮忙调解不同国籍间商人因误会产生的纠纷。
2014年6月,凭着丰富的调解经验,穆罕奈德受聘于义乌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为了一名“洋娘舅”。
“做公益的过程中也会有遭受打击的时候,之前帮助外商处理欠款问题,可能沟通方式有问题,双方产生了比较深的误会,他们到餐厅来堵门。”穆罕奈德说,在给大家调解问题的过程中,刘芳陪自己吃了很多苦。不过夫妻俩很享受调解成功后,双方化干戈为玉帛时的笑颜。
2021年,穆罕奈德在义乌多个部门的协助下,建起了自己口中的第三个家——公益组织“奈德之家”。
“我成立‘奈德之家’就是想做公益、做好事。现在‘奈德之家’的规模越来越大,很多朋友要加入我们。”穆罕奈德告诉记者。疫情防控期间,他和公益组织成员先后去义乌高速出入口服务点、义乌火车站、边检站、公安派出所等单位和部门,送物资和温暖,多次给义乌慈善总会捐款等。
“没有义乌多个部门、热心朋友们的帮助,单单靠我自己的力量,‘奈德之家’是做不好的,我的生意也是做不好的。中国谚语中有‘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一把筷子难折断’的说法。”穆罕奈德表示,“事实证明,只有合作共赢,才能更好地发展,一同去迎接美好生活。”
2014年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提出后,双方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据义乌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义乌对沙特阿拉伯进出口贸易额8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9%。
义乌作为“世界小商品之都”,210万种商品发往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市有各类外资机构8000多家,与20个国家的34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吸引了众多外商常驻于此。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九江!
2024-11-16【喜迎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40华诞】叶孙丹:感恩母校,成就我的多彩人生!
2024-11-16【喜迎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40华诞】余欣怡:逐梦之路,从校园到世界的旅程
2024-11-16【喜迎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40华诞】葛舒婷:感恩上墅:梦想启航之地
2024-11-16【喜迎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40华诞】龙菲:虽远在海外,但永远是自豪的中国人、私高人
2024-11-16【喜迎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40华诞】吴梦霞:砥砺前行,不负韶华
2024-11-15【喜迎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40华诞】姚月昕:以画笔绘就青春,用热爱铸就辉煌
2024-11-15【喜迎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40华诞】薛层高:感恩母校,砥砺前行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