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1 09:38:41来源: 意大利侨网
温州网-《温州日报》讯 11月1日,温州开放大学正式揭牌成立。这意味着在温州人心中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温州电大”退出历史舞台,肩负着美好憧憬的“温州开大”扬帆起航。
作为温州打造学习型城市的主阵地,40多年来,学校扎根瓯越大地,以“让终身学习成为温州人的生活方式”为办学使命,构建与城市同频共振、与市民共享共融的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为温州培养了30多万“留得住、用得上、不离乡、不离土”的实用型人才,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江流百转,水到渠成。十年前,2012年9月,这所全面服务于城市发展战略的大学在温州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整合温州市工人业余大学、温州社区大学和温州老年大学资源组建成立温州城市大学,成为温州唯一一所专事于市民终身教育的区域性开放大学。
十年后,2022年11月1日,为融入国家开放大学“全国一盘棋”的一体化办学需求,适应信息化时代市民对“终身学习”更便捷、更开放的要求,根据温州市人民政府温政函〔2022〕111号文件精神,温州城市大学增挂温州开放大学,温州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温州开放大学。自此,这所与城市发展血脉相连的大学实行温州开放大学、温州城市大学、温州老年大学、温州工人业余大学四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模式,开启开放教育新征程。
一台收音机改变命运
春雷声声,成温州“人才培育摇篮”
一块屏幕、一台收音机,是否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1977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这一办学思想催生了广播电视大学的教育模式。
1978年底,国家宣布恢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办学,通过电视授课,全国统一考试,同样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文凭。
改革开放伊始的温州,教育是稀缺资源,文盲、半文盲比例比全国高了近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更是珍馐美馔。
在温州人的印象中,温州广播电视大学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她代表着一段温州人的特殊记忆。走进温州城市大学校史馆的“历史传承”展区,至今仍陈列着收音机、广播喇叭、电话交换机、录像带等老物件。也正是它们,见证了一代温州人的电大燃情岁月——
1979年,温州市工人业余大学成立;
1982年,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温州分校成立(1994年升格为温州广播电视大学);
市区信河街的甜井巷、周宅祠巷,是温州广播电视大学老校区的所在地。那里的一亩三分田,也有过每晚灯火通明的时刻,是温州电大最初的起点。
一开始,温州电大招生分文、理两大类,文科类课时安排在晚上,以听广播为主;理科类有工科、电子、仪器三个脱产班,以看电视为主。学校靠听广播的教学方式运作了一年后,又出现了录音磁带,外加多个扩音喇叭。彼时,整个学校只有两台录音机,后来就在每个教室装上扩音喇叭。每次有面授大课,几个班级的学生就集中在一起,一个大教室挤得满满的。
俗话说得好,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这些学子中,有的风华正茂,他们摩拳擦掌、踌躇满志;有的已为人父母,想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那个年代的写照,而温州电大成了许许多多温州人奔向梦想与荣耀的平台。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是电大办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读电大也成了一种“新时尚”。可以说,电大一直都在承担着弥补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不足的重任。
2001年,温州市工人业余大学并入温州广播电视大学;
2006年,温州社区大学在温州广播电视大学挂牌成立。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新时期,温州电大因势利导开启了新的历史进程。她通过发展开放远程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发展社区大学,再铸辉煌。
一个大平台同频共振
聚力蝶变,筑“万人大学”办学格局
一所立足于成人继续教育,以“凡是想上大学的都能上”为目标的学校;
一所专事于市民终身教育的开放型大学;
一所温州终身教育服务系统的总校。
2012年9月,温州城市大学揭牌成立,温州电大迎来了第一次聚力蝶变。这既是资源整合力度最大的地市级开放大学,也为地方电大的转型提供了“温州模式”的典型样本。
千帆竞发东风劲,百舸争流竞上游。十年来,温州城市大学已从单一的学历教育转型发展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农村,深化综合改革,建设成为与市民共享共融、与城市同频共振的平台型大学。同时,作为一所温州不可或缺的万人大学,她逐步形成了学历教育、社区和老年教育、社会培训的“三驾马车”,在全市搭建起市、县、街镇、村居四级办学网络的终身学习大平台——
开放教育,立足温州经济发展。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上承国家开放大学、浙江开放大学的教学业务指导,下辖瑞安、乐清、永嘉、平阳、苍南、泰顺、文成、瓯海、洞头等9所县(市、区)学院。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十年来,开设学前教育、法学、工商、行管、会计、室内设计、园林、土木、建筑、机电、化工、药学、计算机等30多个本(专)科专业,大力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村社干部“学历+技能”培养项目等,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近4万人。
高职教育,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历+证书+技能”融合培养,培养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合格专业型人才。学前教育专业是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共建共享专业,校重点专业。专业师资团队强大,教学资源丰富,与47所优质幼儿园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电子商务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除了配套的电子商务专业校内实训室,还为学生搭建电商孵化平台,提供专业的创业培训、导师战略辅导和平台技术指导。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是温州市重点专业,是全国会计职业能力证书考试项目理事单位。该专业拥有“网中网理实互动平台”“财税智能化系统”等多个信息化教学实训平台,与近十家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胡珍薇、谷小倩老师主持的《出纳实务》《基础会计》课程获评浙江开放大学优质课程。环境艺术与设计专业是培养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摇篮,该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金丹、叶森、叶和旭、蒋高洁、徐佳艺、尹建娜、叶冰茹等教师指导的学生在省、市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奖80余项。学院毕业生连续五年就业率、留温率保持95%以上。
社区教育,培育终身学习品牌。学校设立“温州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全市建成各级各类社区学校1010所,覆盖率居全省第一,等级社区学校375所,10年社会培训总人次1100万。全市11个县市区获评省学习型示范城市,省级学习型城市创建率全省第一。创成国家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3个、2021年“长三角”终身学习体验基地2个、教育部“能者为师”实践创新项目1项、省现代化社区学校17家、省级终身学习体验基地18家、省级终身学习品牌9个、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52家、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22个。
老年教育,持续深化华龄特色。通过“总校+基层+网络”的老年教育服务模式,在全市构建四级办学网点300多个,搭建“空中老年大学”,建立覆盖全市的“1+12+X”老年智能技术应用培训体系,年开展老年教育5万余人次。10年间,老年教育校本级面授20万人次,教学点面授50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参与制定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供华龄教育的“温州智慧”。胡剑波、许翯翯、胡珍薇、戈春燕、陈逸怀等教师的项目获批教育部“智慧助老”优质课程、优质案例、优质培训项目。老年学员走出国门办画展,登上央视舞台展风采,在各类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集体和个人奖项300余个。
社会培训,坚持顶层设计,找准需求定位,打造高质量的培训品牌。积极引入培训项目制管理方式,实现“一对一”跟踪服务,为培训单位提供菜单式课程方案。近年来,“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浙江省网络文化传播培训基地”“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培训基地”等一大批国家、省、市级基地纷纷落户。先后有国家网信办、中央电教馆、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省公安厅等省内外有关单位来校举办培训,社会培训品牌影响日渐扩大,年参训学员超3万人次。
百花齐放的教育发展格局,离不开学校近年来不断深化的“人才强校”发展战略。据统计,学校聘任林剑丹、李永平、林可夫、邹跃飞等一大批全国知名学者、专家为学校客座教授,名师团队总数超500人。毛丽萍、谢瑞霞、黄国想、黄小云、吕伟超、曹一宁、沈进兵、魏芳等一批教师荣获“温州市551人才”、温州市四个一批宣传文化人才、省师德先进个人、市师德楷模、市百名社科青年骨干人才等荣誉。
一个新目标赓续奋进
美丽活力,创全国一流开放大学
这是一所以“美丽活力”为目标的开放大学。
今年7月,一则喜讯从学校传来,学校电商1班胡飞燕任温州市学生联合会第十一届驻会执行主席。通过团市委挂职工作的经历,她深刻认识到青年人要有朝气,敢作为,敢于“行”,不负时代的期望。翻开她的履历,市优秀共青团员、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志愿者、浙江开放大学学生干部暑期培训班成员……美丽活力的开大学子形象跃然纸上。
今年以来,学校形成了建设“美丽开大”“活力开大”的办学目标。“美丽开大”是指师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谐的人际关系、鲜明的办学特色、独特的校园文化、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办学设施等;“活力开大”是指先进的办学理念、灵活的办学机制、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高效生动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等。
以此为切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将进一步凝练精神文化,彰显办学特色,让办学理念、办学宗旨、校风校训不断深入人心。寓“文明校园”创建于“文明城市”创建中,并开展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
数字化既是开放大学的办学基因,也是开放大学持续发展、改革的现实需求和时代选择。基于此,温州开放大学将着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打造集教学、管理、服务为一体的“161”数字化校园系统,通过数字化建设更好地实现教学、管理等相关资源的共享,利用数字化更好地服务师生、服务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对终身教育的需求。
接下来,温州开放大学将以“美丽开大、活力开大”为指引,全面推进全市开放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打造重点专业,培养适需人才,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这是一所坚持立德树人的开放大学。
作为一所开放办学、并拥有老中青学习者的大学,温州开放大学以“特色化培育”,积极创建区别于其他高校的开放大学思政工作品牌,构建出具有辨识度和引领性的“温开特色”。
比如,针对老年教育,成立老年拓展型党总支,实施“华龄共筑先锋岗”项目;对于开放学生“成人、在职、分散、流动”的特点,学校开展分层次、个性化思政教育,成立网上e党组织,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职学院的“学行树青马在行动”紧密围绕“青春力量”主题,开展“展青春风采”“青马学院”“青苗计划”等活动,丰富年轻学子的精神生活,助力他们自觉成为立德树人的“践行者”。
未来,温州开放大学将构建科学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继续坚持“一体化领导、专业化建设、特色化培育、协同化育人”路线,扎实推进全龄段全方位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这是一所扎根基层的开放大学。
今年,是学校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第13个年头,已累计招收农民大学生超万人,整个系统开展各类农民培训超10万人次。经过十余年发展,学校成功摸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乡村带头人“学历+能力”提升路径,着眼于为我市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到村干部学历提升班,一批批基层干部从学历提升班中走出,学历层次和综合能力素质明显提升的他们,有了更强的工作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他们在乡村振兴的基层工作中挑起大梁,也大大提高了村级组织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接下来,温州开放大学将结合开放大学农村人才培养战略规划,通过《“十百千”乡村共富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2022-2025年)》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共富能力建设项目,办好村社干部“学历+能力”双提升班,重点打造“乡村振兴,乐学共富”十个教学实践基地,成立百人讲师团,培养千名共富带头人,通过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龙湾农商行为此特地设立“农商助学行基金”,捐赠金额100万元。
此次更名不仅赋予了温州开放大学更多的职能与使命,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温州开放大学会以新面貌、新担当、新作为创造新业绩,做精内涵、做强系统、做大业务,推动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培育新时代工匠中发挥更大作用。
描绘学校发展的蓝图,温州开放大学将以揭牌成立为新的起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继续保持和强化特色,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姿态,服务全民,接续奋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更高质量的终身教育体系,致力打造与市民共享共融、与城市同频共振的平台型大学,为建设对象广覆盖、资源大汇聚、师资全开放、学习无边界的“全省领先、全国一流”区域性开放大学而努力奋斗!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九江!
2024-11-16【喜迎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40华诞】叶孙丹:感恩母校,成就我的多彩人生!
2024-11-16【喜迎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40华诞】余欣怡:逐梦之路,从校园到世界的旅程
2024-11-16【喜迎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40华诞】葛舒婷:感恩上墅:梦想启航之地
2024-11-16【喜迎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40华诞】龙菲:虽远在海外,但永远是自豪的中国人、私高人
2024-11-16【喜迎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40华诞】吴梦霞:砥砺前行,不负韶华
2024-11-15【喜迎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40华诞】姚月昕:以画笔绘就青春,用热爱铸就辉煌
2024-11-15【喜迎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40华诞】薛层高:感恩母校,砥砺前行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