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伞伞”“金枝玉叶”,奏响致富歌

时间:2024-08-27 14:30:58来源: 意大利侨网

     “现在的勒布沟里,赤松茸涮火锅几乎成了饭店主打菜、必点菜!”提起赤松茸在错那市贡日门巴民族乡、麻麻门巴民族乡的火爆销售,江莉的脸上满满的自豪。

图为赤松茸。

      江莉祖籍安徽铜陵,是一名泰国华侨,家业产业都做得很大。2022年,当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铜陵商会邀请她前往西藏山南创业时,她毫不犹疑地同意了。

   “能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老百姓做点事,一直是我的心愿。”在泰国历练多年的她,不仅有着想做事、愿做事的热情,也有着不怕失败、不服输的执着。

      了解到错那虽然有很多蔬菜大棚,但当地群众喜欢吃的食用菌却都是从外地运过来的,江莉决定发展生态养殖,做种植产业。温度、湿度、氧气、光线、喷淋条件、土壤PH值……她实地考察勒布沟的气候环境,确定了适合种植的赤松茸品种和详细的种植计划。白天,她在大棚里精心呵护菌菇生长,研究相关数据,晚上,还会带一些菌包回去观察。出菌时,就算是深夜,她也要打着手电筒前去查看。经过反复试验,她发现当地生长的青岗树叶掺上牛粪、羊粪再配比适量土壤能够让赤松茸的出菌率达到最高。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采摘赤松茸。

      起初,当地群众并不完全相信这个看上去有些柔弱的女老板,只看到她带着一些人在大棚里钻进钻出,不觉得能够干成什么。当第一批赤松茸出菌时,江莉长舒一口气,成功了!乡亲们也真正信服了,纷纷竖起大拇指。

     赤松茸色泽艳丽,具有味鲜、嫩滑、爽脆等特点。人工培育的赤松茸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唇齿留香,可与野生松茸相媲美。让人惊喜的是,大棚里的赤松茸进入市场后,供不应求,很多菜店老板通过电话预约的方式进货。

      江莉团队通过科学养殖,产量极高,每天都有新鲜的赤松茸生长出来,从5月份一直可以供应到9月份,满足了旺季供需。

     看到赤松茸的食用和市场价值,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种植行列。江莉手把手传授他们种植技术,毫无保留地把经验告诉村民,大家吃在一起,干在一起,完全成为一家人。

    “批发给饭店可以达到20元一斤,零售按照30元一斤,我们每天能提供商家100斤货源。更重要的是,错那市有意将赤松茸种植作为产业发展,带动更多人致富。”江莉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为赤松茸浇水。

   “在我看来,这些赤松茸可是一朵朵‘金伞伞’咧!有了江莉团队的技术指导,我非常有信心再扩大种植规模!”看到群众尝到了甜头,贡日门巴民族乡党委书记杨东风毫不犹豫地与江莉合计翻修大棚,扩大种植规模。扩建后,预计年产量可达3万斤,每年销售额预计达到50万元。

      勒布沟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藏语意为“好地方”,平均海拔2400米左右,是门巴族群众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这里高山深壑,耕地稀少。2022年,安徽省援藏工作队为增加当地群众收入、带动乡村振兴,统筹安排援藏资金255万元,在贡日门巴民族乡斯木村引种了30亩莓茶。一心想发展壮大当地种植产业的江莉,毫不犹豫地带队研究试种、采摘和制作工艺。

图为江莉(右二)正在讲解莓茶种植技术。

      莓茶,学名显齿蛇葡萄,又称为葡萄茶、藤茶等,原产于湖南张家界,活性独特、应用价值高,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健康饮品。在安徽省援藏干部、错那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天柱的精心指导下,30亩莓茶苗在高原的阳光下茁壮成长,不仅适应了这里的环境,还实现了较高的产量。

     江莉的恒古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所产的莓茶质量上乘,一年可采摘4至5次,年亩产干茶80斤,每亩产值在2万元左右。公司精心打造线上线下销售网络,成功地将3500公斤莓茶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了140万元的销售额。

      门巴族姑娘尼玛卓玛,是土生土长的勒布沟人,在贡日门巴民族乡斯木村担任村干部。她对莓茶十分感兴趣,从土地流转、整地、施肥到种植、采摘全程参与,学习新的技术,并传授给同事和乡亲们。莓茶她也特别爱喝,她说:“刚入口的时候挺苦,但是回味甜甜的,特别好。安徽省援藏工作队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产业,我们一定努力让莓茶在勒布沟生根,让家乡的群众能靠种植莓茶致富,让更多人喝到勒布沟香气扑鼻的莓茶。”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采摘莓茶。

      截至目前,贡日门巴民族乡种植的莓茶,带动当地群众就业200余人次,实现增收40余万元,完成集体经济收入35.19万元,每一棵茶树都成了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金枝玉叶”。

      今年,错那市贡日门巴民族乡积极响应,组织扩种了100亩莓茶。截至目前,错那市的莓茶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130亩,一个新兴的农业产业正在这片高原上悄然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