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海外不忘根 华侨华人子女渴望回中国读大学

时间:2018-06-08 08:57:06来源: 意大利侨网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彭思敏):今天(7日)是高考的第一天。据了解,今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人数达到975万人,比去年增加35万人,是近八年来高考人数最多的一年。近千万学子期望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进入理想的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中国作为侨务资源大国,归侨、华侨、华人子女也是这支庞大的求学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采访了三位华侨华人,其中既有准备报考中国大学的学生,也有考虑送孩子回中国读书的家长,听听他们对回祖(籍)国国深造怎么看。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想回中国学汉语

  “我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目前已经在本地孔子学院的帮助下申请了四川师范大学的本科,现在在等待对方的回复。我非常期待这个能回中国学习的机会。”吉尔吉斯斯坦籍华人学生闫三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闫三木在吉尔吉斯斯坦出生,今年18岁,在当地完成了小学到高中的学习。出于对中国文化和汉语的热爱,闫木三想回中国接受大学教育,为此他通过了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水平(HSK)四级和汉语水平口语考试。

  “我希望以后能和家人用流利的中文交流,这次报考的也是四川师范大学的汉语专业。选择四川是因为我觉得那边的风景特别美,而且我父亲就是四川人。为了能顺利入学,我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在本地读完高中后,我还特意去新疆大学学习了两年中文。”闫三木说,在他身边有很多像他这样,在国外土生土长但想回中国读大学的华人学生。

  “中国是我的根,希望回国接受全面的教育”

  “我是巴籍华人,从小跟随父母在巴基斯坦生活,目前刚刚读完本地的高中,希望之后能回中国读大学。”21岁的华人学生黄志鹏对记者说。黄志鹏从小在巴基斯坦成长,能说一口流利的乌尔都语,生活习惯也与本地人无异。而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对祖籍国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想回到中国寻根,系统地学习中国的文化和语言。

  “我对机械科技特别感兴趣,也了解到中国的大学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很多,所以想回国去读这个专业。目前,我已经申请了长春科技大学、南京科技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黄志鹏说道,同时他也坦言,申请中国的大学比他想象的要困难一些,由于从小在海外长大,黄志鹏对国内相关的考学政策了解不足,在择校方面走了一些弯路。为了弥补中文不太流畅的短板,他也报名参加了汉语水平考试。此外,黄志鹏还表示,国内大学对华人学生开放的入学名额有限,相对来说竞争比较激烈,希望招收华侨华人学生的教育院校数量能有所增加,招生规模能不断扩大,以圆华人学子的求学梦。

  国内求学要过语言关 盼华文教育网络化

  中阿文化商贸交流促进会会长赵颖旅居黎巴嫩16年,育有两子。老大今年15岁,是黎巴嫩籍华人,目前在当地一所英语私立学校读高一。老二今年7岁,跟随妈妈入了中国国籍,现在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赵颖对记者说:“我的两个小孩都在黎巴嫩上学,当地的教育体系与国内完全不一样,比较注重语言能力的学习,英语、阿拉伯语和法语都是必修科目。这样一来,小孩的中文基础就比较薄弱,我们想把儿子们送回国读书,又担心他们跟不上,无法通过国内的各种入学考试。”同时,国外重语言、轻理科的课程设置也让赵颖担心孩子们回国读书后跟不上同龄人的步伐。

  随着中国素质教育的整体提升,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想把子女送回中国接受教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归侨、华侨、华人子女在报考各类学校时将享受一定的升学照顾,如:报考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所报录取学校投档分数线下降低10分投档;报考普通高中的,在其考试总分基础上加5分。

  尽管有政策帮扶,华侨华人子女在国内求学仍然面临着一些现实困难,语言障碍就是其中之一。对此,赵颖表示,讲中文是维系年轻一代华侨华人对祖(籍)国认同感的重要方法,希望华文教育能够实现网络化,让身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子女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中文。对于想回国读书的外籍华人,也希望国内的高校能够出台英语语言能力的等级考试,以此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赵颖强调,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和语言产生兴趣,国内的教育机构可以考虑在国外办学,利用此类平台实现汉语的海外推广,同时也能惠及华侨华人子女,促进更多的人才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