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焦虑?怎么办?看这里!

时间:2021-05-29 12:34:10来源: 意大利侨网


        “一下子,我觉得自己不舒服了,晚上睡不着,白天吃不好。”疫情暴发以来,从上海赴美的贾月娟便开始紧张、焦虑。
 
        随着美国疫情形势严峻,她的焦虑影响到日常生活:“我总觉得自己发烧了,我在枕边放了体温计,时不时就要量一下,但我也不敢告诉家人,怕他们担心。”

        同贾月娟一样,因为疫情而焦虑、抑郁的人不在少数。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报告,40%的美国人在疫情中经历了精神健康危机。有些是因为疫情期间担忧自己被感染,也有些因为社交距离、隔离等措施,而对社交、群体生活产生了不适应。
 
        无论是哪种情况,心理健康问题都应引起重视。
 
        恐惧、暴躁、焦虑……
 
        华人心理健康问题引关注
 
        疫情暴发以来,少数族裔群体面临医疗、食品、住房和经济收入无法保障的困境。这让他们的焦虑进一步加剧,引发了不少心理问题:
 
        有人时常感到恐惧与暴躁,担心自己或家人朋友被感染;也有些因闷在家中不能出门产生无聊与孤独感;有人由于过度关注负面信息而感到焦虑……
 
        由于亚裔社区对心理问题的认知较低,加上受语言问题限制,往往不愿接受心理健康治疗。
 
        一位长期在华人社区行医的家庭医生表示,自己经常遇到病人声称自己来体检,当进一步了解情况时,病人却哭了起来,开始说晚上睡不着以及自己的焦虑……
 
        加拿大社区情绪健康协会总监陈雅莉表示,受文化价值观影响,华人通常“好面子”不愿意求助他人,对情绪问题也易产生羞耻感,很多抑郁症患者容易因此错过接受治疗的最好时机。
 
        在华人移民寻求治疗的过程中,不少人还面临语言障碍。华人社区能说中文的精神科医生缺乏,但精神科本身却需要通过交谈来判断和治疗,加上医生没有形成统一的判断标准。因此很多华人即便选择接受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海外的华侨华人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小侨为你梳理了医生、专家的建议。

        合理宣泄情绪
 
        出门靠朋友,面对疫情下的压力和焦虑情绪,应及时向亲朋好友表达,合理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同时,也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和亲友保持联系。

        适当远离新闻、网络
 
        在疫情当下,想要接受最新的信息是人之常情。但如果接收爆炸性的信息和新闻只会令你愈发焦躁,那么或许也要开始和手机及网络保持距离。
 
        设定对于不同APP使用的限制时间,方便提醒你已经使用好一段时间。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

        好好照顾自己
 
        每天多固定花一点时间,照顾好自己。疫情下,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均衡饮食、适度锻炼、按时睡觉……尤其是对有隔离期间的人来说,应避免昼夜颠倒,这些都有助于心理健康。

        学会自我调整
 
        面对未知的新冠肺炎疫情,产生恐惧是一种正常反应,每当意识到自己心理感到焦虑时,问问自己哪些是不能控制的因素(比如疫情来袭)、哪些是能控制的因素(比如防疫措施)。着重在能控制的范围,会降低焦虑感。
 
        当出现焦虑情绪时,可通过肌肉放松、呼吸训练和正念冥想等方式来应对自己的不良情绪。

        划清并谨守界线
 
        居家防疫时,人与人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家人所有的时间都待在一起,很难谨守彼此界线。
 
        因此在家中,尊重他人不同的意见,但谨守自己的底线,学习对他人温柔但坚持说不,更能帮助你不会累积负面情绪。

        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最后,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对有心理问题的人来说,大可不必“羞于”启齿求助,要知道,良性沟通能够帮助倾诉困扰,大多数问题在沟通中就能解决。
 
        在海外,一些学校、社区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受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可以为你提供咨询服务。
 
        如果因语言障碍无法与本地心理咨询师交流,可以在线远程向国内心理专家寻求帮助。
 
        要相信,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当焦虑的症状持续增加,一定要积极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由心理专家进行干预和协助,千万别拖延!(来源:中国侨网   作者/编辑:徐文欣  责编: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