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26 15:12:29来源: 意大利侨网
手指在黑白琴键上翻飞,悠扬的音符从指间流淌,一曲《我的祖国》回荡在屋内。
这是一双弹琴作曲的手,也是一双曾在中餐馆端过盘子的手,更是一双连接起中欧经济文化交流的手。
这双手的主人就是朱培华。1988年,浙江青年作曲家朱培华,从杭州出发登上了飞往欧洲的班机。此后30多年,他在卢森堡的中餐馆跑过堂,自己开过中餐馆,创办过横跨咨询服务、生物医药健康、餐饮等多领域的跨国公司……靠着一双勤劳的双手,朱培华在异国他乡打拼创业。
2013年底,他响应“浙商回归”的号召,将工作重心转向国内。故乡的山水、祖国的发展,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劳动托起中国梦》《九月杭州桂花香》《最爱你清清的浙江》……重拾熟悉的音符,朱培华为这片多情的土地谱写出一首首动听的歌曲。
离家越远 乡愁越浓
“华侨的‘侨’换个偏旁就是桥梁的‘桥’。”做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是有着30多年海外生活经历的朱培华,对自己身份的一种理解。
上世纪90年代,中欧间的交流并不像现在这样广泛、深入。彼时,朱培华的中餐馆经营生意红火,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看准了中欧交流的前景,成立了卢森堡和协国际咨询公司。因为团队熟悉东西方,业务随之而来。世界最大钢铁公司阿赛洛与中国莱芜钢铁的合作洽谈,就是和协国际从中牵线。以卢森堡为起点,朱培华的生意越做越大,还控股了德国一家生物医药公司。
朱培华觉得,海外华侨华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他们熟悉中国,另一方面他们在居住国长期工作、生活,因此可以在中国与居住国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增进彼此的了解与合作。
1995年,朱培华出资创办了卢森堡当地第一所中文学校。办校初衷很简单——身边华侨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空长中国脸,不会说中国话、看中国字,何谈中国心?后来时间长了,当地人也逐渐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开始主动上门学习中华文化。
“离家越远,乡愁越浓。这是我真实的感受。”2013年底,一直心系祖国、情系家乡的朱培华响应“浙商回归”号召,把工作重心转回国内,将德国公司的业务拓展到了杭州。
如何更好发挥中欧经贸合作的桥梁纽带作用,助力祖国发展?朱培华一直在思考。他发现,品牌打造和产品的设计创新等方面,是一些中国企业的弱项,而德国等欧洲国家则在这一方面领先世界。
2018年11月,经过多番洽谈,德庐品牌设计(杭州)有限公司与德国品牌设计委员会签署合作伙伴协议。这是该委员会在中国的第一份合作伙伴协议。委员会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在品牌建立、产品设计等方面与德国企业和专业协会进行密切交流。
朱培华说,公司取名德庐,是想做一家有德的企业,而这两字也取自德(国)和卢(森堡)的音。“我希望尽自己所能,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打造国际品牌。”
事实上,不管是做餐饮、做健康产业,还是做音乐,朱培华都用心对待每件事:“做人要有情怀、有功力、不浮躁。”除了搭建经贸交流桥梁外,他以音乐为媒,做中外文化交流的民间使者。
2016年,婉转悠扬的歌曲《九月杭州桂花香》飘荡在杭州的大街小巷。中国风的曲风勾画了古都杭州的气质韵味,西洋管弦乐的伴奏增加音乐厚度和气势,曲风中西合璧、构思精巧。朱培华正是曲作者。这首献礼G20杭州峰会的原创歌曲被刻录成光盘,作为礼物送给出席峰会的外国国家元首和嘉宾。
近些年,朱培华又多了一个身份——国际说唱艺术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就在去年10月,联盟在卢森堡举办了首届国际说唱幽默艺术节,将中国传统的曲艺带到国际视野中,并为从事传统艺术形式的全球说唱艺术家建立起联系纽带。
跨越全国的创作 致敬逆行者
“你就这样走,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候。你就这样走,在这高举酒杯的时候。热泪心底流,心贴背影走,越是危险的地方,就是你奔赴的关头……”一首名为《出征!出征!》歌曲在今年大年初四上线,致敬逆行者。
“完成于今天凌晨3时,我和歌唱演员、词作者录音时多次流泪。中国加油!”1月28日上午10时,朱培华在朋友圈转发了第一条带有歌曲视频的推文并写下这段感言。此前3天,朱培华只睡了8小时。
今年春节前,朱培华退掉了回卢森堡的机票,独自留在杭州。“我想留在国内,看看能做些什么。”在电视上看到医疗队驰援武汉的报道,朱培华深受感动,萌生出了强烈的创作欲望——“我要写歌,为这些英雄们壮行。”正巧,词作者耿德迎也深有同感,送来了歌词。朱培华一气呵成地写成曲谱,过程中数次落泪。
然而,词曲只是创作的第一步,后续还有很多事。朱培华和女歌手、录音师身在杭州,男歌手远在甘肃张掖,编配师回东北过年身边只带着一部电脑,伴奏制作团队在北京远程协助。于是,一次跨越中国南北东西的合作开始了。从开始作曲,到编配乐队、组织歌手录音、歌曲制作,再到视频推出,朱培华和他的团队在72小时内完成创作。
曲谱中饱含朱培华的情感。歌曲开头缠绵婉转的曲调蕴含着“逆行者”挥别“小家”的依依不舍,高潮部分雄浑有力的旋律、军鼓铿锵的伴奏,表达的是献身“大家”的坚定决心。
歌曲传开来后,朱培华收到一条医院朋友发来的微信消息:“这首歌在我们医院顷刻刷屏,‘出征’时大家都在唱,我也在心里默默地唱。谢谢您!”这条信息,让他备受感动。
“抗击疫情是一场众志成城、排除万难的战争,希望歌声能鼓舞大家的斗志。”那段时间,朱培华先后创作了《出征!出征!》《樱花雨》《你》等四首抗疫歌曲。
用音符向世界展示 奋进的中国
朱培华是科班出身的作曲家,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他12岁开始学习作曲,后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曾师从“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先生。相比事业有成的企业家身份,他更愿意被称为作曲家。
其实出国前,朱培华在作曲方面就已小有名气,但出国后他的音乐创作中断了20多年。直到回国发展,沉睡的音乐细胞才再次被唤醒。“可以说2015年至今,是我创作的高峰。这片土地又让我焕发出创作音乐的激情。”朱培华说。
在朱培华看来,作为艺术工作者,要有时代担当。这些年,他在工作之余回归音乐怀抱,重新开始谱曲创作。所幸技巧功底都在,而多年的海外经历让他的眼界愈发开阔、情感愈发浓郁,作品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歌以咏志。《劳动托起中国梦》传达了劳动者的奋斗精神,也是海外侨胞出国打拼、从无到有的真实写照;《浙商之歌》赞颂了改革开放大潮中敢为人先的浙商精神;《最爱你清清的浙江》饱含浙江儿女对家乡的眷恋……朱培华将深情谱成曲,讴歌祖国和家乡的美好,也唱出中华儿女的赤子之心。
多年后,乡音未改、赤子之心未变。“多少回我面朝东方,衷心地祝福你,祖国我爱你……”朱培华轻声吟唱起歌曲《祖国,祝福你》。这首歌曲作为2016年世界华侨华人春晚的主题曲,引发海外侨胞强烈共鸣。
“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带给我创作的灵感。我想用音符记录中国砥砺奋进的每一个脚步。”朱培华说。
【人物名片】
朱培华,浙江省侨界“十杰”、旅欧作曲家、卢森堡—中国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欧洲杭州总商会会长。(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