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5 17:27:09来源: 意大利侨网
“在家隔离一个月后,门口长鸟了!”
有一天,家住美国路易斯安纳州的华人杨小姐惊讶地发现,挂在家门上的花环里长出了一个鸟巢,巢里还有几枚鸟蛋。
杨小姐居家避疫已近一个月,除了偶尔晚间出门取信和倒垃圾,她都没有离开家门半步。门口的花环还是感恩节时挂的,本来想在复活节时换个新的,因疫情也没时间打理,没想到竟“长”出一个鸟巢。
不同国家的疫情各有各的不同,但避疫的措施大都是一样的——“宅”。
新冠肺炎全球蔓延,多国下了“居家令”,办公在家、上课在家、吃饭在家、健身看电影等各种休闲娱乐活动也都只能在家……
除了宅,还是宅。
各国华侨华人已经宅出了风格,宅出了水平。
当地时间4月12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平日喧嚣的纽约曼哈顿唐人街商铺大门紧闭。中新社记者 廖攀摄
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在家避疫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
餐馆不开门的日子里,华侨华人纷纷挽起袖子下厨房。
古今中外的菜,就没有他们不敢做的。
美国华人“小野不听话”做了西安美食三大件之“油泼面”,扯面动作专业,蒜末、葱末、辣椒面一样都不少,油烧到八成热“刺啦”一声浇上去,还得蹲着吃,美其名曰“向传统油泼面致敬”。
留守在泰国的“蛋鱼”深夜煎牛排,不仅工艺讲究,还配上迷迭香,吃前再倒一杯冰酒,满满的仪式感。视频传到网上,馋哭一众网友。
巴拉圭华商蓝西则致力于研究中式养生菜肴,桃胶炖百合、椰子煲鸡、莲子养生羹……各种滋补炖品换着做。在她看来,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和病毒战斗“人人有责”,因为“挺过去,希望就在明天。”
做吃的总得有原材料啊,然而疫情期间,许多超市暂停营业,还在营业的超市也缺东少西,出门购物还增加感染风险。
于是有些小伙伴“豪横”地解锁了“神技能”:在家种菜。
设计师Luna刚在洛杉矶市买了房子,平时工作忙,后院一直没时间修整,满是杂草。这次居家避疫,有大把时间窝在家里,于是开始打理起后院。Luna去苗圃买到种子和材料、工具,铲草、翻地、施肥,全都自己搞定,目前。她已经种了小葱、生菜、黄瓜、萝卜、芹菜,还有几种辣椒和西红柿。此外也种了一些水果,包括枇杷、番石榴、蓝莓、草莓和百香果。虽然其中不少肯定是短时间内吃不到,但她表示主要为了解闷,同时这次疫情让她觉得应该有点食物储备。
住在美国北加州的Showrly的选择则很实惠了。她原本就种一些菜,疫情暴发后她又多补种了一大批,包括土豆、红薯、丝瓜、南瓜、草莓等,草莓因为长得快,她补种得较多。而红薯和一些瓜类,叶子可以当蔬菜,块茎可以做口粮。
住在公寓没有后院的人,就利用起自己家的阳台。意大利华侨胡雨田冰箱囤满了,就把自家阳台改成了小菜园儿。住在美国加州尔湾的刘小姐,买了一些香料类种子,包括百里香、洋葱、香葱、牛至等在阳台上种,还不忘给猫也种上一盆猫草。
天天宅在家里吃香喝辣,眼见着体重就不断增加,于是又产生了一个迫切的需求:锻炼。
然而健身房也不开,于是小伙伴们就开始了“花式”在家健身。
在家上跑步机、做俯卧撑自然不在话下,有的人在自家车库里搭起了乒乓球台,有的在后院里拉起了羽毛球网,还有的跑到无人的野外或山上练习太极拳、八段锦,有滋有味。
独自在家锻炼太孤单,有机智的小伙伴就琢磨起了“云健身”。洛杉矶华人洛先生在微信上成立了健身群,通过视频会议软件,群里的朋友们可以跟着同一个视频同步起舞,每天下午4点半一起跳健身操,已经坚持了一个多月,大家都感觉十分爽快,“这不正是我们甩掉脂肪、强身健体、避免每天闷在家里无聊、寂寞、孤独,又能避免病毒传染的好方法吗?”
刚需都解决了,华侨华人就开始进行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活动,同时不忘保持社交。
在希腊,一百多名侨胞组建了一个书法主题微信群,由一名书法老师指导,大家互相学习点评,修身养性,弘扬国粹。
旧金山72岁的华人李玉玲,“宅家生活”丰富且时髦。每天早上,她做早餐,丈夫煮咖啡,满室生香。吃饭间隙,看一下新闻。吃完饭就赏赏字画读读书,喝着茶追热门电视剧,有时还跟女儿视频或跟朋友们电话聊天,快活赛神仙。
当地时间4月10日,西班牙巴塞罗那,居民在阳台上边健身边享受好天气。
西班牙侨胞“J.M. 捡米君”一家三口已经在家宅了近六十天,3月15日至今,他们每天晚上都准时在自家阳台上参加鼓掌活动,为医护人员和警察加油,向他们致敬,感谢他们奋斗在抗疫一线。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11时,休斯敦舞蹈家陈镇威都会换好练功服,打开摄像机,准时开启他的网上教学。疫情期间舞团暂时关闭,一小时的免费网络课程就成了他居家期间的新“职业”。来自世界各地的上百名学员跟随他的舞步旋转、跳跃。陈镇威每天要在网课上花费大量时间,但他乐此不疲,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也让他坚定了将网课进行到底的决心。“有家长说,孩子上课后舞蹈水平得到提升;还有人说上舞蹈课让他们在疫情期间感受到阳光和快乐。我得到的反馈几乎都是正面的。”
而那位喜提鸟巢的杨小姐,每天都暗中观察并记录鸟儿的活动。她说,也许等到小鸟破壳,疫情就能过去了。
当地时间4月8日,悉尼空荡荡的唐人街“保持社交距离”的提示广告格外醒目。中新社记者陶社兰 摄
听起来,“宅”生活似乎颇为岁月静好,然而对家中有娃的人来说,“鸡飞狗跳”可能才是日常。
为了“小神兽”,爹妈们可是操碎了心。
日本华人主妇陈宜,儿子六岁,女儿四岁。日本宣布进入“紧急事态”后,一家四口只能在家待着。陈宜和丈夫在家办公,两个娃在家上课。小孩子没法出去,积累了很多能量,一言不合就打架。陈宜和丈夫必须分配出一个人,随时去安抚精力旺盛的小兄妹。
一位加拿大的华裔母亲愁的是孩子的学习。因为当地政府推出的网络学习资源不够,所以只能自己去搜索更多的学习资源。白天教孩子学习,晚上还要花大部分时间把第二天的课程准备好,为孩子建立一套完整的学习计划。一系列操作下来,“真的很吃力。”
海外华裔孩子观看在线教学,边学边做。江苏省委统战部(省侨办)供图
旧金山华人田霞有两个儿子,当地颁布“居家避疫令”之后,两个娃都得在家上网课,她跟丈夫约好一人负责一个,不仅要学习注册使用上课软件,还得辅导四门功课,“困难劈头盖脸砸过来”。遇到自己讲不清的题,还会遭到“娃之蔑视”:“怎么连这个都不会?”两个孩子学游泳,以前每周四天、每天一个半小时运动量,如今在家,运动不够,有超重迹象,这让田霞很苦恼。她将一天三顿饭改成两顿,想尽办法引导儿子跑步减重。“有烦恼有快乐,在困难中前行,家长也有收获和成长。”
所有人都在盼着“解封”的那一天。吃火锅、去旅游、朋友聚会……不少人已经把“解封”后要做的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
好消息是,多国疫情已经放缓,美国及欧洲的一些国家正在谋划“重启”。
但是在疫情过去之前,还是要严格遵守当地防疫规定,不要乱跑哦!
你的宅家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留言说说吧!(来源:中国侨网 作者:李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