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侨网:巴黎奥运会将如何影响当下之中国和海外华社?

时间:2024-08-07 08:10:58来源: 意大利侨网

      巴黎奥运会已近尾声,金牌数量和排名已经不是国人议论的焦点,人们开始关注,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夺首金以来的40年,奥林匹克究竟赋予了中国怎样的精神内涵,它将为中华民族建设现代文明带来怎样的新动能,它将对当下中国“深化改革”和促进海外华社与祖国“同频共振”发挥怎样的积极效应?

        一、“三大球”溃败将成为构建“体育文化”的“催化剂”。肩负“三大球”突围重任的中国女篮最终无缘八强、中国女排不进四强,将引发人们对如何发展集体体育项目的全新思考。其中,最大的可能性是构建“体育文化”体系的工作将提速,只有体育文化才能支撑中国“三大球”运动的高质量发展将成为全民共识和国家意志。站在布局“体育文化”的门槛上,我们对该文化的认识将一步到位:作为全球最大的公共文化,“体育文化”具有典型的平台文化特征,可以吸附、驱动其它类别的文化一同发展,既然有此属性,迫使我们研究文化融合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做好“体育文化”与其它文化的融合发展工作,是“构建大文化理念”的必然要求。(注:官方尚未有这样的提法)

        二、“体教融合”的发展理念将得到全面贯彻。提高四级学校体育教育的质量,借助校园体系来培养专业运动员将成为新方向,区域性和全国性校园体育竞赛的规划、组织工作能否交由体育部门来落实引人注目。进一步说,体育部门全面接管四级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有可能成为在体制设计层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举措。最简单的理由:校园体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队伍去参与,而我们国家的优秀体育科研、教练员力量掌握在体育总局,而非“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三、网球成为“第二运动”没有任何悬念。在中国,人们习惯把乒乓球称为“国球”,把足球视为“第一运动”,对“第二运动”的界定历来比较模糊,篮球、田径都是体育爱好者心目中的“第二运动”。随着郑钦文巴黎奥运会夺金,网球在中国的地位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体育总局到基层县级的体育局,都将会去重视这项运动,从场地建设、训练布局、竞赛组织等方面,都将呈现前所未有的局面。随着“网球人口”的不断增加,中国在网球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的优势将进一步体现;

        四、构建中国特色“偶像文化”的必要性再次显现。巴黎奥运会赛场上最大的花絮之一莫过于日本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志田千阳(しだ ちはる)因友好的举止和较高的颜值引发中国球迷热捧。我们可以将此理解为这是日本方面不失时机地向我们传播他们引以为豪的“偶像文化”。进入新世纪以来,“偶像文化”作为娱乐文化体系的分支之一,与音乐文化、影视文化、动漫文化、游戏文化一道,自成体系,又互相作用,引领着日本年轻一代审美观的形成。以主流文化形态存在的“偶像文化”也是日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汉语文化圈国家进行文化传播的一条主线,它极具感染力和亲和力。如果周边其它国家没有与之对应的文化科目,那么,其年轻一代只能被动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引导。显然,这是在提醒中国,要不要在娱乐文化这条主线上构建自己的“偶像文化”分支体系?这项工作是否应该作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的要求之一去加速布局推进?

        五、“新文化”作为新时代海外统战工作重要抓手的“特殊性”被摆上桌面。通过“文化认同”的宣导,筑牢“根梦魂”,始终是面向海外华侨华人新生代进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灵魂主线。但是,新时代的“文化认同”应该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扩大至“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包括“体育文化”在内的“新文化”,在“凝心聚力”和增进民族自豪感方面的作用可能更接地气。法国巴黎是华侨华人在海外聚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肯定将对巴黎当地华侨华人新生代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这样的影响不会局限在巴黎,至少会波及整个欧洲地区,而法、意、西等南欧国家的华社首当其冲。基于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新生代在当地投身体育行业,加入当地的体育俱乐部,我们早已经开始思考,他们是不是应该成为中国体育战略力量的重要补充,特别是像足球这样的特殊项目。用“体育文化”来完善“根梦魂”,需要引导我们的华侨华人新生代更多地关注家乡的体育事业,需要推动家乡的运动队与当地开展交流。

        (作者:意大利侨网核心团队   执笔:意大利侨网副主编XIE PEIK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