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产业地图呼之欲出

时间:2019-05-13 14:26:50来源: 意大利侨网

       ◇长三角地区间产业结构存在明显梯度差异,但优势产业重合度依然较高,尚未充分发挥整体联动效应;共建园区等“飞地经济”仍存在发展规划与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以城市为发展和竞争主体的现状,与一体化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各省、各市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尚没有形成有效的对接机制,产业生态圈亟待深度融合

  长期以来,产业“同质化竞争”是制约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产业竞合关系进入新阶段,但《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调研发现,当前产业结构相似性、优势产业重合度依然较高,地区间合作机制不完善,仍需大幅提升产业布局规划高度、转移承接有序度、资源要素流动自由度,科学构建长三角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协同式、嵌入式的长三角产业生态圈。

  产业一体化呈三大新特征

  随着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推进,市场主体闻风而动,各地积极行动,氛围浓烈。

  “市场主体主动提前布局、提前转移。去年6月之后,洽谈签约的长三角项目有56个,上海的占8成。”安徽宣城经开区副主任张旗会说。据统计,2018年,宣城市来自沪苏浙的投资占比达8成、重大项目占比过6成。在浙江嘉善县,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项目落地,成为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第一个区域合作的重大产业平台。

  记者调研了解到,从企业自发到政府引导布局,从竞争到协同,当前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呈现一些新特征:

  从产业布局看,由垂直分布向水平分布、从梯次布局向块状布局过渡。同时,企业总部、研发基地、生产基地在长三角内协同布点趋势明显。以往主要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安徽,也出现了占据产业链高端、在全球布点的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泰州民用造船量2018年超过上海,以前是不可能的。”新扬子江造船董事长任元林说,企业的总部和生产基地在江阴、泰兴、靖江,研发中心在上海,在太仓还有一个海装工程中心。

  从产业转移看,由自发点状转移向区块转移,由单纯企业承接转变为管理承接和平台建设。“过去是来一个项目落一个,现在松江企福集团等运营管理公司、基金公司纷至沓来,着眼于打造平台,迎接下一波分工协作。”张旗会说,通过园区共建、精准招商等,宣城当地正在推进的松江产业园、即将新建的数控机床产业园等项目,将有针对性接收沪苏浙产业转移。

  从产业协同看,促进产业内部联动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产业联盟、产业基金等登上舞台。如由40多家纺织服装协会、企业成立的“长三角时尚产业联盟”,探索加强区域联动、产业升级服务。沪苏浙皖四地“长三角健康产业联盟”通过组建长三角健康产业基金等,促进产业链在长三角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

  优势产业重合度依然较高

  记者调研了解到,目前长三角产业结构仍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共建园区等“飞地经济”,仍存在发展规划与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资源要素自由高效流动仍待破题等问题。

  ——优势产业重合度依然较高。统计显示,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被长三角半数以上城市列为主导产业或者优先发展产业;在长三角区域“十三五”规划中,有26个城市将汽车产业作为优势产业或者重点发展产业。同时,长三角146家国家级开发区中,分别有32、28、23家将电子信息业、装备机械、汽车及其零配件作为主导产业。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4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长三角地区间产业结构存在明显梯度差异,但优势产业重合度依然较高,尚未充分发挥整体联动效应。部分地方干部和专家表示,以城市为发展和竞争主体的现状,与一体化要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各省、各市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对接机制,缺乏地区间的规划协调机制。

  ——地区间合作机制不完善,共建园区等“飞地经济”发展与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认为,产业转移的输出区与输入区域税收等利益存在冲突,产业输出方政府意愿不高,不利于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和有效的产业协同。

  ——区域竞争缺乏底线约束,需强化统一市场标准体系和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在不同地方竞标,特别是政府部门的招标,还是有区别对待,需要减少地方保护。”长三角一家大型民营企业的负责人说,其实只要疏通兼并收购机制,就能够突破人为的市场壁垒,消除产能重复和过剩。地方干部指出,产业承接地区还面临产能、能耗等指标不能同步转移的限制;项目转移还面临土地指标制约影响,存在项目等地现象。

  全面提升产业布局规划高度

  部分干部和专家认为,长三角仍需大幅提升产业布局规划高度、转移承接有序度、资源要素流动自由度。

  其一,制定地区产业规划的协调和后评估机制,“绘制”长三角“产业地图”。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张学良等人认为,需要建立地区间产业规划协调机制和规划后评估机制。如,由第三方机构对地方政府的产业规划进行评估。

  部分基层干部认为,产业转移是科学调整产业布局的契机,但以合作园区为例,“高端的他们也想留,我们也想要;各地都搞合作产业园,缺乏统筹,需要有一张规划引导的产业地图。”记者从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获悉,目前正在研究制定“长三角产业地图”。

  其二,发挥好开发区的平台作用,建立科学运行体制和利益共享机制。部分基层干部反映,园区合作中需要的财税分享等尚无制度层面安排,建议可探索“双方各计或分配政绩”、给产业迁出地缓冲期等制度安排。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刚建议,借鉴新加坡在国外合资建设园区经验,推动开发区管委会向开发运营集团公司转变,鼓励并购重组,真正发挥市场机制优势,探索国内一区多园共建等模式,提高园区合作层级与成效。

  其三,启动产业合作示范基地规划建设。宣城市市长张冬云说,上海白茅岭农场位于安徽郎溪、广德境内,形成天然四省市无缝对接的功能区块,通过共建产业合作基地,打造跨区合作、绿色发展样板,有助于三省一市更加便捷深化产业一体化分工合作。

  其四,落实信息化基础设施等具体项目,推动合作协调。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认为,包括航空和港口的联合、重大的科技合作研究项目、新能源汽车使用和充电设施的一体化等,在这些以市场为导向的活动中,应逐步打破行政壁垒,发展企业主体在区域间的自我联合、自我协调和自我发展机制。(来源: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