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更好发挥城镇化对促进中国发展的牛鼻子作用

时间:2017-11-10 23:46:36来源: 意大利侨网

  中新网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 周锐)针对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已经进入逆城镇化阶段”的观点,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徐林回应说,中国仍处在城镇化较快发展阶段。中国城镇化继续推进,是由城乡之间、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巨大差距决定的。

资料图:城镇。赵志强 摄
资料图:城镇。赵志强 摄

  徐林表示,目前,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还有2.7:1的倍差。从农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看,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4倍多。这一明显的差距,决定了农业劳动力还会继续向劳动生产率更高和收入水平更高的非农产业和城镇地区转移就业并居住,“这是我国城镇化的根本驱动力”。

  在徐林看来,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也离不开城镇化的支撑。

  他介绍说,中国农业从业人口占全部从业人口的比重高达27.7%,而发达国家农业从业人口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大都低于10%。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并缩小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巨大差距,必须依靠工业化的和城镇化进一步吸纳农村富余的劳动力。

  此外,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是农村人口的现代化,城镇化过程中的农业转移人口,可以通过在非农产业就业接受技能培训、开拓眼界,可以向农村传递城市现代文明,可以使农村远离封闭和愚昧,城镇化毫无疑问是农村人口现代化的助推剂。

  徐林强调,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徐林指出,中国有2.7亿左右的农村异地转移就业人口,这些转移人口主要是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就业的人口,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方面可以使那些符合条件并具有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获得城镇户籍并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那些不能落户或不愿意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也可以获得更加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可以使他们更加稳定地在就业所在地就业、居住、生活。

  二是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徐林介绍说,目前,中国20个左右的大小不等的城市群已经聚集了全国75%左右的城镇常住人口,生产了占全国88%左右的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中国今后85%左右的城镇人口,将分布在这些城市群地区。因此,只要城市群地区不同城市和城镇之间协调了,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主体格局就形成了。

  徐林表示,在当前形势下,城镇化战略不仅不能忽视,而且必须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坚持“四化”同步发展,坚持优化城镇化战略格局,坚持提高城镇化质量,更好发挥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好发挥城镇化对促进中国发展的“牛鼻子”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