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精准发力 跻身全国创业创新“新一极”

时间:2019-02-18 21:35:18来源: 意大利侨网

       刚开年,杭州创业创新捷报频传:杭州爱上租获2亿元收购融资;杭州康晟健康获1亿元C+轮融资;杭州太若科技获1500万元A轮融资;杭州排列科技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着力构建政策、人才、平台、资本和环境“五位一体”的双创生态体系,全力打造双创升级版,杭州也因此跃升为全国创业“第四极”,仅次于“北上广”。

  在具体做法上,杭州大力培育创新主体,不断集聚创新要素,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创新活力之城享誉海内外。据统计,去年,杭州全市新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994家,累计6600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948.4亿元,同比增长10.8%;3个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潮起钱江,奔腾不息,勇立潮头,奋进不已。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正在创业创新的道路上阔步世界舞台。

  一年新增1075家“国高企”

  创新创业赋能实体经济

  2018年10月31日,萧山蓝天宾馆,由市科技局主办的2019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首场培训会议在这里召开。会上,专家从“国高企”发展背景、认定条件、专家评审、申报材料准备等方面传授了“实操经验”……

  “国高企”是指国家重点扶持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国高企”,重点是引导企业、倒逼企业按照国家评定高新技术企业的领域和标准,在R&D投入、核心技术研发、成果应用、人才引进、科研投入、企业管理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研发创新能力,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才不至于在关键时候被人“掐脖子”。

  自去年5月杭州发布《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来,杭州市科技局在西湖、余杭、萧山、桐庐、临安等区县(市)举行“国高企”培训已百余场,并逐渐形成了“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创新型企业培育格局。

  据统计,去年杭州全市新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994家,累计6600家;新增市科技型初创企业711家,累计3640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869家,累计11107家;新增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269家,累计847家;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3076家;新增国家重点扶持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1075家,创历年来新高,居全省第一,占全省33.6%;9家单位入选2018年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

  创业创新赋能实体经济的成效也逐渐显现出来。市科技局数据显示,去年杭州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948.4亿元,同比增长10.8%,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7.2%,新产品产值率38.8%。

  9个专项改革试点项目有序落地

  重大平台助力创业创新

  随着创业创新不断推进,杭州涌现出了特色小镇、科创园区、众创空间、孵化器等诸多创业创新平台。

  以众创空间为例,目前,杭州拥有113家市级孵化器、32家国家级孵化器,并逐渐呈现出专业化、标准化、国际化等特点,先后培育孵化出了诸如51信用卡、菜鸟网络、曹操专车、数梦工场等创业创新“第一梯队”企业。

  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先进找短板,杭州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众创空间建设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杭州市科技金融机构贷款补助政策的实施细则》《杭州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培育计划实施细则(2018-2020)》《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10余项政策,一大批重大创业创新平台顺势崛起。

  比如,G60科创走廊规划出台“一廊一核多城”总体空间布局,实现了杭州都市圈扩面增效;之江实验室发展规划通过论证,占地约1358亩的园区奠基,首批挂牌人工智能领域的5个研究中心正式启动;阿里达摩院初步建成“4+X”实验室模式,并收获20项世界第一;西湖大学正式成立,累计新引育优质高校和科研院所17个;杭州硅谷创新中心在美国成立挂牌运营……

  “去年,23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9个重点突破的专项改革试点项目有序落地,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带成果创业创新机制等5项经济体制重点领域改革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杭州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全国第一

  杭州渐成“技术新贵”之城

  人才兴则杭州兴,人才强则杭州强。重视人才,就是重视杭州未来的发展。

  早在2014年,杭州就出台了《关于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人才新政27条”)。次年,相关部门又制定了资金、编制、户籍、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配套实施细则,杭州也因此成了人才生态最优城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技术人才的集聚效应凸显。

  据互联网招聘平台猎聘数据,2018年,杭州对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位居全国第一,科技人才净流入率远超上海、北京。也就是说,与“北上广”相比,杭州正在成为一个“技术新贵”之城,互联网工程师尤其爱往杭州跑。

  数据还显示,近三年,期望在杭州发展的海归人才成倍增长,去年1-10月,意向来杭州就业的海归人才数量较2016年翻了六倍。高学历成为海归人才基本标签,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占比达72%。

  凭借地缘优势、生态环境、发展空间、居住舒适度等综合能力的提升,杭州吸引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和技术人才。大批创客和人才的流入,带动着杭州经济的创新发展。在杭州创投圈,新零售、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词汇背后,都有一个崭新的产业,并为杭州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于是,杭州出现了阿里系、浙大系、海归系、浙商系等为主的“创业新四军”,创业创新生态呈“雨林式生态”。

  集聚人才、政策、项目、资本等高端要素

  把杭州打造成双创的肥沃土壤、创客的幸福家园

  在杭城以西,一条全长33公里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雏形初现,这条大走廊串联起梦想小镇、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等创新大平台,一个技术、人才和资本高效对接的“类硅谷”生态已初见端倪。

  在钱塘江南岸,杭州湾信息港小镇依托软件和信息服务、“互联网+”产业、人工智能等产业基础,顺势而为,“一个智汇港+X个智慧谷”的中国人工智能第一谷已初具雏形。目前已引进了科大讯飞、一知智能、浙大睿医等一大波人工智能领跑企业。

  随着人才、项目、资本、政策等高端要素的集聚,梦想小镇、基金小镇、楼友会、贝壳社、湾西加速器等各类特色小镇和众创空间应运而生,他们和1800家创投机构,犹如珍珠一样散落在杭州的科创版图上……

  未来,杭州要继续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振兴实体经济,做大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机器人等重点产业,培育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虚拟现实等未来产业,而要抢占这些产业的制高点,就需要搭建平台、营造环境,让“双创”元素更丰富、土壤更肥沃、人才更集聚。

  “我们要不断提升园区服务能力,更好吸引高层次人才、集聚优质资源要素,为大家提供创业创新的沃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在调研“双创”工作时说,“特别是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帮助解决人才、资金等企业发展中的迫切问题,让广大创客在杭州创业创新有不竭动力、无后顾之忧。要积极探索园区和创客共同成长的体制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企业孵化成长,使杭州‘双创’工作走得更远、更可持续、更有竞争力。”(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