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中国风】一“码”当先,中国先进生活方式走向世界

时间:2022-10-01 10:27:00来源: 意大利侨网


       中新网北京9月30日电 题:【十年中国风】一“码”当先,中国先进生活方式走向世界

  记者 李金磊

  中国的移动支付有多牛?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2017年曾分享过一个故事,时任新加坡人力部部长林瑞生有一次在上海街边摊买栗子,他发现前面的人摇晃了一下手机,没有付现金就把栗子拿走了,以为这是有什么特别优惠,于是就对小贩说自己不用优惠,现金付全款。而小贩一脸疑惑地指了指旁边的二维码。“那一刻他感觉自己像个乡巴佬。”

  如今,在中国出门,不怕口袋没钱,只怕手机没电。包括李显龙在内的多国政要曾点赞中国的移动支付“走得最快最先进”,移动支付也成为新时代的“中国名片”。

  中国正在全世界引领“扫码时代”。一“码”当先的中国,“扫”出了新天地,先进生活方式正在走向世界。

  “扫”出时尚便利

  小小的二维码,虽然是日本人发明,但却被中国人发扬光大。如今,二维码已经深深嵌入中国人的生活,“你扫我,还是我扫你?”成为国人的口头禅,曾经的“出行在外,腰包必带”变成了“手机在手,天下我有”。

  从乌苏里江到帕米尔高原,从塞外草原到南疆海岛,中国的移动支付无处不在,坐公交地铁、下馆子、叫外卖、买菜、购物、看病买药都能扫码支付,就连路边卖西瓜、烤红薯的大叔大娘,使用扫码支付都能驾轻就熟,时尚又便利。

  这些场景往往让仍然主要使用信用卡的欧美人感慨“简直不可思议”。目前,中国的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全球第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9.04亿。中国央行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银行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1512.28亿笔,金额526.98万亿元。

  根据普华永道的消费者调查数据,中国移动支付使用率为86%,位居全球第一,是美国的两倍以上,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5倍。

  科幻中的数字化生活逐渐在中国变成现实。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数字社会,数字化生活水平令外国人赞叹。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42亿,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44亿,网约车用户规模达4.53亿,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用户规模分别达4.69亿和2.98亿。

  “扫”出创新红利

  作为世界上首个发明并使用纸币的国家,中国正引领全球支付体系进入新时代,刷脸支付、指纹支付、声波支付,中国的移动支付持续进化升级,引领世界潮流。

  “中国在这方面很有远见。”几年前,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谈到中国移动支付之所以比欧美还要繁荣时曾指出,在美国硅谷可以使用移动支付,但是你去美国腹地,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移动支付,他们更习惯用信用卡消费。中国的信用卡没有美欧那么普及,一些初创的互联网企业进行了变革,中国人更愿意接受新的变革,在任何地方可以使用移动支付。

  中国在“扫码时代”比欧美走得更快,也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写照,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个体创造了新的数字化空间,二维码日益成为我们通向这个空间的重要入口。”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左鹏飞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中国引领“扫码时代”数字生活主要有三重因素:一是积极的政策支持,中国高度重视二维码推广,支持二维码技术在多领域多行业应用,并且工信部自2019年就开始推动我国二维码国标成为国际标准;二是有效的企业创新,国内数字科技企业基于二维码创造了丰富的、贴近生活的应用场景;三是庞大的网民规模,为相关应用场景的优化与成熟提供了重要驱动。

资料图:2018年11月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参观者扫码支付购买商品。<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殷立勤 摄
资料图:2018年11月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参观者扫码支付购买商品。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扫”出互惠共赢

  不只是惠及本土,中国的移动支付正在走出国门,中国互联网巨头通过技术分享和多样化、便利化的运营模式,惠及更多国家和民众。

  从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到韩国首尔明洞,再到法国巴黎奥斯曼大街,支付宝、微信二维码出现的频率日益提高。

  中国的先进生活方式走向全球,让消费者“一个钱包走遍世界”,助力实现“民心相通”和经济发展。

  疫情期间,南亚、东南亚地区电子钱包用户数量猛增。支付宝数据显示,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9个本地电子钱包,绝大部分都已成长为当地广受欢迎的电子钱包。

  加拿大国际贸易促进会会长郑小玲对中新网记者表示,移动支付呈现了一场货币的脱胎换骨的革命,在数字经济、数字科技、数字货币构成的当今世界,全新的货币“扫码时代”会更好服务全球经济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