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21时45分,美元指数盘中突破100整数大关,为2017年4月以来首次。截至记者发稿,美元指数报100.65,日内涨幅1.08%。不过,与其他非美货币有所区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贬值234点,报7.0328元。中间价自年初以来贬值不到1%,较之其他主要非美货币,可谓“汇坚强”。
据了解,此次美元指数突破100关口只用了短短6天,期间美元指数大涨近5%。值得关注的是,受美元强势的影响,众多非美货币遭遇大溃败,卢布10天狂贬14%,澳元、新西兰元今年纷纷贬超10%,亚洲市场如韩元、泰铢、林吉特等几无幸免。
近期海外市场剧烈波动,美元流动性紧张导致其他资产被抛售,拖累包括人民币资产在内的其他资产表现。然而随着一些央行竞相触探零利率边界,人民币正日益变成一种高收益避险货币,人民币资产价值洼地特征更趋显著。对于沪深港通北向资金近期净流出,中金公司发文指出,这种状态可能正在逐步接近尾声。
时隔一个月,美元指数卷土重来,再次逼近百点大关。3月17日晚,美元指数最高涨至99.85,逼近一个月前的高点,距离100仅一步之遥。
外汇市场交易员李欣对记者表示,3月3日和16日,美联储两度紧急降息,累计下调基准利率150基点,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下限直降至0,同时祭出降准、QE等一系列大招。美联储政策宽松至极,黄金、白银遭遇暴跌,市场急需避险资产。美元指数疯狂飙升,凸显金融市场避险情绪之强烈,以及对美元流动性诉求之迫切。
当市场流动性涌入美元之时,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商品市场、外汇市场遭遇毁灭性打击。除瑞郎、日元外,其他非美货币遭遇大溃败。美元升值与油价重挫的双重打击下,俄罗斯卢布贬值首当其冲,3月4日至17日,卢布兑美元10天内狂贬14.26%。
瑞信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元持续走强的另一个更令人担忧的原因可能是,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外国公司以及美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可能从当地银行借入美元,向供应商支付款项,如果不借款,它们可能无法进行支付。瑞士信贷货币市场策略师Zoltan Pozsar在报告中呼吁美联储增加与外国央行的互换额度,增加向全球企业提供的美元流动性。
为了缓解美元流动性紧张和美元借贷压力,美联储已经接连采取多项措施,包括为美国公司重启商业票据融资工具,以及允许直接与美联储进行交易的银行和经纪交易商以股票和高评级债券为抵押借入现金。然而,上述举措并没有缓解海外资金紧张的问题。
如果美元融资紧张、流动性枯竭的现象持续下去,借款方(尤其是企业)将不得不支付更多的费用来获得美元贷款,离岸市场的流动性将进一步吃紧。
有分析师认为美联储在开闸放水之余,还应该扩大与其他央行的合作,比如提升互换额度等。为全球金融市场注入美元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如果流动性持续不足,金融体系有瘫痪的危险。
(来源:华夏时报网)